24H直播

墨西哥蠑螈棲地汙染嚴重 古老農法庇護復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模樣可愛的墨西哥蠑螈,在墨西哥市郊區的唯一自然棲地因為汙染嚴重,充斥大量外來魚種,導致近年來數量急遽減少,面臨絕種危機。有科學家想到幾百年前當地人的古老工法、利用植物來過濾水中汙染物,並且在特定水域放養蠑螈,目前發現蠑螈已經成功在原棲地自然繁衍。

頭上長著六根羽毛狀的鰓,嘴角露出一抹詭異的微笑,這種能用四隻腳走路的兩棲動物,叫做墨西哥蠑螈,又稱為六角龍魚。因為模樣可愛療癒,曾經引起飼養熱潮。而且牠具有極佳的再生能力,也引起醫界的廣泛重視。

牠的原生棲地,就在墨西哥水都霍奇米爾科,這裡位於墨西哥市南邊約28公里,是古阿茲特克人建造的水道遺址,上面運河,湖泊和島嶼阡陌交錯,早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經常吸引遊客來此泛舟旅遊。不過由於都市擴張,水質汙染越來越嚴重,加上外來物種入侵,導致蠑螈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統計顯示,1998年當地每平方公里平均有6千隻蠑螈,到了2014年同樣面積只剩下35隻。

為了搶救已被列為嚴重瀕危的墨西哥蠑螈,研究人員想到不妨利用古阿茲特克人的智慧,來淨化水質,推出了浮園耕作庇護計畫。

浮園耕作農夫維拉茲科說:「透過浮園耕作庇護計畫,我們有個生物過濾系統,可以減少水中懸浮微粒和細微有機物,然後可以提供動物更好的水質、帶來更健康乾淨的生產環境。」

所謂浮園耕作,就是利用蘆葦編織成床置於河面,上面鋪土再種植農作物,植物能夠過濾水中雜質,等於給了蠑螈一個重返自然的機會,研究人員將實驗室培育的蠑螈野放回棲息地,發現牠們已經開始繁殖。

墨西哥自治大學蠑螈實驗室協調人孟那表示:「當你看到蠑螈在某處可以長時間存活,我們可以假設那裏的水質適合蠑螈。你可以用那裏的水來灌溉浮園耕作的作物。」

配合這項計畫的農夫也發現,水質改善後,不只蠑螈開始活躍,相對的種出來的作物品質也提高了,可以賣得更好的價錢。研究人員認為,蠑螈的狀態是否良好,已經成了測試環境潔淨的指標,不過野生蠑螈的數量究竟回升了多少,還有待後續評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