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假期第一天,桃園機場的第一航廈,排滿準備出國的旅客,尤其是廉價航空成了不少民眾的優先選擇。
桃機民眾 王小姐表示,「便宜啊,而且時間它才搭兩三小時,(不會擔心會有退費、或臨時取消?)所以才要買保險啊。」
桃機民眾 林先生也說,「因為它時段晚出發,比較早回來,它價位算還可以接受。」
民航局統計,自從2004年捷星航空首先進軍台灣,2012年廉航載客量破百萬,直到2018年,國內旅客搭乘廉價航空突破一千萬人次,國內外廉航共有23家,光是今年一、二月,廉航在台灣的市佔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二十。
民航局空運組組長 韓振華表示,「到去年已經,搭廉航飛運的旅客量,已經突破一千萬人次,其實這成長相當迅速,民航局也不斷地要求航空公司在銷售機票的時候,必須把相關使用限制來充分告知消費者。」
民航局表示,目前市占率最高的前五大廉航,第一名為虎航、其次為酷航、第三名為香草航空、第四名為越捷航空,以及第五名樂桃航空。但消保官也提醒一分錢一分貨,下訂前務必要看清楚。
行政院消保官 王德明表示,「廉價航空它到底有提供哪些服務,哪些沒有,而且還要費用,可能要先問清楚,取消航班後,它甚至沒有後續協助的作為。」
旅行品保協會指出,常見的廉航糾紛有,促銷機票不能改期、退票、臨時取消航班、行李費用標示不清,機上的餐點等服務額外收費、一旦遇上糾紛,部分廉航國內沒有客服窗口可處理。提醒民眾網路購票要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