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更完善生產 衛福擬推「開放醫院」制度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少子化危機嚴重,為提供更完善的生產制度,衛福部研擬推行「開放醫院」制度,每案將補助一萬元,優先鎖定婦產科診所與醫院合作。
仔細聽著醫生的解說,許多孕媽咪會到診所,透過超音波檢查來掌握寶寶的健康狀況及生長情形,但為提供更完備的生產制度,衛福部擬推行開放醫院制度,鎖定婦產科診所與醫院合作,讓孕婦媽媽從產檢到院生產,都由同一位醫師負責。
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診所)一個月可能有時候接生一個都沒有辦法,一個診所可以養一些像產房還有護理人員這些,大概一個月要接生到20個,這樣子的話,他一個診所可能需要好幾個醫生共同接生才有辦法。」
目前國內執業婦產科醫師約2千600人,其中約1200人曾接生,但有400人一年僅接生1、2名新生兒。而所謂開放醫院的概念是將醫院手術室、檢驗或檢查設備,以及護理師或藥劑師等人力,開放給診所等其他院所醫師帶著病人到院使用,有助改善醫療院所人力不足等問題,也更落實分級醫療、跨院資源共享,且每案將補助一萬元。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目前的健保給付上所有的生產,並沒有特別的切開生產的費用,住院的照顧費用、護理的費用,所以為了要鼓勵診所的醫師,生產的時候有(補助)一個接生的費用。」
衛福部表示,已協調各縣市衛生局進行院所媒合,會選擇確定回報有需求的地區展開試辦,預計今年中開始試辦,若試辦順利,未來這筆補助也可能直接納入健保給付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