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球碳排放 比前一年增2.7%
林靜梅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聯合國氣候峰會正在波蘭舉行,根據新研究2018年全球的碳排放,來到了新高紀錄,比起前一年,增加了2.7%,是七年來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更顯示巴黎氣候協定簽署之後,碳排放不減反增。
2018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選在波蘭過去的煤礦城鎮卡托維治舉行,雖然近兩百國代表齊聚商討減碳對策,但卻要面臨2018年碳排放來到新高紀錄的事實,根據「全球碳計畫」年度報告顯示,2018全球碳排放成長2.7%,增加幅度是七年來新高,顯示全球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之後,非但沒減量、還快速增加。
《自然評論》共同作者蓋兒懷特曼強調,「我們必須擺脫化石燃料,我們應馬上停用化石燃料。」
其中,排碳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中國,增加4.7%,而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也增加2.5%、創13年來新高,讓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增溫控制在攝氏兩度內的目標,恐怕更難達到。
綠色和平代表克勞森說,「事實是現在我們還沒達到排放高峰,目前數據顯示如此,你知道的沒有時間拖延。」
根據環保署統計,國內的碳排放也是逐年微幅成長,2015年能源部門排放量近2億5千多萬公噸,到去年達到近2億7千多噸,學者認為國內減碳還要再加把勁。
台師大環境教育所長葉欣誠指出,「歐盟還有歐盟的國家,大概在2020到2030年之間都宣布了,不只是降低燃煤發電,而是要取消燃煤發電,所以這個叫做『無煤』的趨勢。」
不過全球碳計畫研究中,除了歐盟碳排放量沒有增加,其他國家多為成長,顯示仍十分依賴化石燃料,而國內原本要在2025年啟用深澳燃煤電廠,後來政策中止,否則恐怕讓已經微幅上升的碳排放量、再繼續增量。
2018年聯合國氣候峰會,選在波蘭過去的煤礦城鎮卡托維治舉行,雖然近兩百國代表齊聚商討減碳對策,但卻要面臨2018年碳排放來到新高紀錄的事實,根據「全球碳計畫」年度報告顯示,2018全球碳排放成長2.7%,增加幅度是七年來新高,顯示全球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之後,非但沒減量、還快速增加。
《自然評論》共同作者蓋兒懷特曼強調,「我們必須擺脫化石燃料,我們應馬上停用化石燃料。」
其中,排碳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中國,增加4.7%,而退出巴黎協定的美國也增加2.5%、創13年來新高,讓巴黎協定希望將全球增溫控制在攝氏兩度內的目標,恐怕更難達到。
綠色和平代表克勞森說,「事實是現在我們還沒達到排放高峰,目前數據顯示如此,你知道的沒有時間拖延。」
根據環保署統計,國內的碳排放也是逐年微幅成長,2015年能源部門排放量近2億5千多萬公噸,到去年達到近2億7千多噸,學者認為國內減碳還要再加把勁。
台師大環境教育所長葉欣誠指出,「歐盟還有歐盟的國家,大概在2020到2030年之間都宣布了,不只是降低燃煤發電,而是要取消燃煤發電,所以這個叫做『無煤』的趨勢。」
不過全球碳計畫研究中,除了歐盟碳排放量沒有增加,其他國家多為成長,顯示仍十分依賴化石燃料,而國內原本要在2025年啟用深澳燃煤電廠,後來政策中止,否則恐怕讓已經微幅上升的碳排放量、再繼續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