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計畫」44人獲選 奈米材料專家回台

曹晏郡 陳昌維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延攬國外優秀人才,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這個年度。像陽明大學,就以玉山計畫,延攬到旅美44年的國際奈米材料專家、李利教授回台。

拿出小小的兩塊晶片,仔細解說應用原理,今年68歲的李利教授,旅美44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36年,是國際奈米材料專家,今年剛被陽明大學以「玉山學者」身分延攬回台。

陽明大學生物藥學研究所玉山學者 李利表示,「基本上就是退休,在美國,但是我的研究室、研究團隊還有研究項目還是在,那這樣我就比較可以就是說接受美國之外的一些工作。」

李教授解釋,以偵測來說,是要改善現行抽血篩檢「準確度不高」的現象,改採液態生物檢體,觀察細胞釋放奈米顆粒的RNA,提升罹癌偵測的準確度。另外,還有「組織奈米轉染」的奈米晶片,能注入特定DNA、RNA,協助傷口癒合或細胞再生。

李利解釋,「用病毒來轉這個DNA、RNA還是一個很危險的一個方法,奈米的技術用非病毒的方法,很有效的把這個DNA、RNA可以直接打到細胞,或是直接打到組織,比如像皮膚或是肌肉。」

這項研究目前還在實驗階段,但李教授期待,接下來三年,能在偵測方面有明顯進展。而教育部玉山計畫,今年度共44位學者獲選,目前已經有20人來台。

教育部高教司科長 曾新元說:「109年2月1號以前,學校跟老師完成聘約,原則上我們就會支持這個老師的經費的補助計畫,教學工作、研究工作的實際的內涵是什麼,這個是學校跟老師的一個聘期的規範。」

教育部表示,玉山學者聘期以三年為主,可分為短期和專任教師,短期每年至少要在學校服務4個月,專任教師要是超過65歲,可用專案聘任。至於玉山青年學者,必須都是學校編制內的專任教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