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廢鹽灘濕地種綠電 黑面琵鷺棲地遭影響
王柔婷 陳顯坤 / 嘉義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每一年都會吸引大量黑面琵鷺的嘉義布袋廢鹽灘濕地,最近出現有怪手動工。原因是因為能源局要在當地種電,設置太陽能光電板,但是因為施工,會驚擾到候鳥,再加上施工之後,環境棲地變小了,讓當地的保育人士批評這是本末倒置。
近百隻珍稀黑面琵鷺,聚集在濕地,這是今年3月黑面琵鷺抵達嘉義布袋廢鹽灘濕地的畫面,時隔8個月,當初牠們棲息的溼地,好多地方的水都被抽乾,還一度有怪手在上頭作業,碰上現正候鳥季,已暫緩施工。
嘉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說:「它過了候鳥季之後它還是要施工,這個環境照樣被破壞,如果這樣的話,現在的暫緩施工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能源局推動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總面積803公頃,目前先針對第一期動工,其中就涵蓋了這片廢鹽灘濕地,保育人士認為,每年都有上百隻黑琵抵達濕地棲息,當地雖然不是法定公告範圍國家重要濕地,卻是生態保育敏感區,一旦施工還是會影響生態。
蘇銀添指出,「我們非常支持說我們發展綠能來保護環境,可是如果說是以犧牲環境做為代價來發展綠能,那真的是本末倒置,我們不可能支持這樣的做法。」
嘉義縣環保局長石秉鑫回應,「下下禮拜就要召開會議來,請中央的能源局,還有我們整個關心這塊區域議題的保育協會一起來共同來研究,也來商討這樣子。」
重要黑琵棲地將成為種電場域,嘉義縣府回應該案主導權在能源局,將找來相關部門討論,盼找出兼具綠能及生態保育的辦法。而能源局則以新聞稿聲明,這次開發,已避開國家級重要濕地及生態熱區,也留設一定比例生態保育區,未來施工更會採取友善生態工法,降低對生態的衝擊。
近百隻珍稀黑面琵鷺,聚集在濕地,這是今年3月黑面琵鷺抵達嘉義布袋廢鹽灘濕地的畫面,時隔8個月,當初牠們棲息的溼地,好多地方的水都被抽乾,還一度有怪手在上頭作業,碰上現正候鳥季,已暫緩施工。
嘉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說:「它過了候鳥季之後它還是要施工,這個環境照樣被破壞,如果這樣的話,現在的暫緩施工就一點意義都沒有。」
能源局推動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總面積803公頃,目前先針對第一期動工,其中就涵蓋了這片廢鹽灘濕地,保育人士認為,每年都有上百隻黑琵抵達濕地棲息,當地雖然不是法定公告範圍國家重要濕地,卻是生態保育敏感區,一旦施工還是會影響生態。
蘇銀添指出,「我們非常支持說我們發展綠能來保護環境,可是如果說是以犧牲環境做為代價來發展綠能,那真的是本末倒置,我們不可能支持這樣的做法。」
嘉義縣環保局長石秉鑫回應,「下下禮拜就要召開會議來,請中央的能源局,還有我們整個關心這塊區域議題的保育協會一起來共同來研究,也來商討這樣子。」
重要黑琵棲地將成為種電場域,嘉義縣府回應該案主導權在能源局,將找來相關部門討論,盼找出兼具綠能及生態保育的辦法。而能源局則以新聞稿聲明,這次開發,已避開國家級重要濕地及生態熱區,也留設一定比例生態保育區,未來施工更會採取友善生態工法,降低對生態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