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台灣豬隻拔針,若是滿一年沒有傳出口蹄疫新案例,也將能重新拿到非疫區資格;睽違21年,能重新出口豬肉,讓不少豬農很期待,但農委會在5月底時卻宣布,要求豬農提供豬隻免疫證明到9月底,讓不少豬農很錯愕。
嘉義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豐欣表示不滿,「一月、二月時已經確定會拔針,為什麼那時一、二月不宣布?到五月底六月初才宣布?到六月初雖然注射是一個月疫苗,但我要準備三個月的票耶!」
屏東縣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方志源也認為,「如果要宣布要一次講好,現在那麼臨時,有的人說口蹄疫的單子已經用完,沒有再買,沒有單子不能出豬,所以他們會恐慌。」
豬隻要出貨,必須要有免疫證明票貼,但政策延後3個月,等於豬農要多準備3到4個月的疫苗,豬農怨聲四起。不過,卻有協會認為,這是因為擔心豬隻的抗體不足。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秘書長張生金表示,「(查核)一千多件裡面,有關擴大血清學跟查核血清學,感覺上好像
沒有達到標準的豬場很多,所以力價不夠,疫苗安全的標準(不夠)。」
從1997年爆發口蹄疫疫情以後,台灣豬肉已經21年不能出口,接下來的一年,台灣若是零疫情,將能從口蹄疫疫區除名,恢復豬肉出口,因此,農委會要求養豬戶要落實口蹄疫疫苗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