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成都的全新節目,成都電視台行腳節目《蹭行越南》中,可以聽到熟悉的台灣口音。他是Pockey,48歲的賴世奇,曾在台灣做音樂節目,2005年前往四川發展;並非偶像藝人出身,卻一頭撞進主持界,從民生消費做到行腳節目,13年過去,台灣小哥變成了大叔,也闖出一番事業。但在中國掌握麥克風,絕不能放縱,說話的拿捏分寸,全都面臨「先審後播」的廣電制度層層把關。
四川台灣媒體人賴世奇表示,「特別注意就是在言論上,千萬不要碰觸他們政治任何一塊,因為畢竟這是大中央政策,你要去碰觸也沒有用,而且有可能會『遭災』,遭致災禍,你知道嗎?」
中國今年提出31項惠台政策,其中針對影視人才,台灣人參與媒體製作的人數將不再受限。賴世奇自嘲自己向來都是「黑戶」,沒有被招攬的感覺;但他肯定,新政策確實利多;如果能接受言論受到部分限制,不乏也能試試看。賴世奇認為,「對我來講不是很重要,但是如果對於,即將想要去大陸發展媒體的,這可能是你的一個敲門磚,畢竟人家給你明文規定。」
賴世奇在四川賺錢,坦言回台灣沒有更好過,因為成都、台北的薪資和消費水平很接近。過去十年,中國經濟起飛,兩岸薪資落差大幅縮小;藍領勞工月收入逼近台灣基本月薪22K;一線大城市,白領階級平均月薪新台幣4萬5到5萬左右。雖然中國城鄉貧富差距問題更嚴重,但整體經濟前景看好,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專業人才出走已是台灣政府不可避免的挑戰,產業轉型刻不容緩。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雖然它(中國)現在薪資可能沒有你高,但是你就會著眼在兩年、三年、 五年以後的發展機會,我倒不覺得對台灣人來說,它是一個競爭。但是對台灣政府來說,它就必須要提出更好的政策,來跟中國大陸競爭。」
賴世奇單身遠走,後來和四川姑娘成家立業。他和很多台灣人一樣,擁抱自由的精神,但也希望給予子女,更好的物質生活,才選擇離鄉背景,到異地尋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