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銀同社區 巧遇台版「高年級實習生」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走進咖啡店,店員都是七八十歲的阿嬤,想要有拉花的咖啡,她們也做得到,銀同社區高齡實習生說,因為興趣而來,一開始有些生疏,幾個禮拜後就慢慢上手,只是有時候拉花還是做不出完整的愛心來。
銀同社區店家吳瑋卿說,「成大開始就找我們這些店家結合,就說我們可以來為這社區做些什麼樣的事情,我們就開始做一些課程,我想我這裡有咖啡機,我們就來試看看,因為上課,「跟她們拉近了更多的距離,從一開始我來這地方,我只是來做生意而已,可是現在是我還多了鄰居的這些朋友。」
Oh Old柑仔店共同創辦人盧紀邦說,「過程當中你可以看到,長輩從不好意思,然後到很開心,甚至他會主動,年輕人也是,也有店家他自己會開始想很多想法,譬如說市集,我們今年要辦第三次,可是第二次就有很多店家跟我們說,覺得跟長輩互動沒有那麼多,是不是要再多一些,他在意的不是賺多少錢,是有沒有那個互動,我覺得聽起來好窩心。」
台南這幾年的觀光熱潮,讓府城在小吃和古蹟的既定印象之外,帶動了老屋活化,,年輕店家的進駐,與在地年長的居民建立起充滿人情味的互動模式,也讓老社區有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