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NASA洞察號升空 首度探測火星內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2012年把「好奇號」送上火星之後,上個周末又發射了一部火星探測器「洞察號」。洞察號預計飛行6個半月後,在11月26號降落火星表面,到時候它會伸出機械手臂,挖掘火星地表下方的土壤,探測溫度,幫助科學家了解火星形成的歷史。

倒數計時,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擎天神5號火箭,載著固定式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在美國當地時間5號晚上升空,前往火星首度執行內部構造探測任務。至於任務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瞭解火星形成的早期歷史,進而幫助科學家解開類地行星的形成之謎。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研究人員巴納特表示,「我們想要知道火星在形成之初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在地球大部份有關證據已經被板塊飄移還有地函熱對流給銷毀。」

如果順利的話,洞察號會在11月底,降落抵達火星赤道附近的埃律西昂平原。著陸之後,洞察號上的機器手臂會把帶來的探針,深入火星地表下面大概5公尺處,進行溫度測量,以監控火星內部熱流。NASA表示,這次的挖掘深度,是以往任務的15倍,而火星地下溫度的探測,將有助於未來在2030年,把太空人送上火星。

除了探針之外,機器手臂也會另一項重要儀器——地震儀,放置在火星表面來偵測火星上的地震,透過地震波,瞭解火星內部構造與物質組成,巴納特說,「我們將可以知道火星地函的組成成分,以及火星地核究竟有多大,它的組成成分又是什麼。」

這次的火星內部構造探測任務,洞察號預計會停留26個月,是繼2012年好奇號火星探測車登陸上火星之後,NASA再度把探測器送上火星。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