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黨領袖被捕 亞美尼亞爆發警民衝突
林建成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亞美尼亞前總統薩奇席恩在擔任總統十年後,在這個月9日卸任,但又在17日獲得國會同意出任總理,亞美尼亞在2015年公投修憲後,總統只是象徵性職位,真正握權的是總理。
反對派對此國會表決表示不滿,從13日就開始發動萬人在首都葉里溫民主廣場示威,要求現年63歲的薩奇席恩下台,示威抗議已經持續了到了第十天,抗議人數一度高達五萬多人。新任總理薩奇席恩和反對派領袖帕辛揚在22日於媒體前舉行會談,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最後薩奇席恩總理離席走人。
總理薩奇席恩表示,「在國會只有7%或8%的小黨派,沒權力代表人民說話,如果你不接受國家合法規範、那就再見。」
反對派領袖帕辛揚說:「你沒權力,人民有權!」
總理薩奇席恩表示,「在國會只有7%或8%的小黨派,沒權力代表人民說話,如果你不接受國家合法規範、那就再見。」
反對派領袖帕辛揚說:「你沒權力,人民有權!」
總理薩奇席恩與反對派領袖帕辛揚不斷爭執訴求是否具合法性,雙方不歡而散,之後帕辛揚和兩名反對派國會議員,被當局指控作出危害社會行為而遭到逮捕,示威群眾怒氣爆發,和鎮暴警察發生衝突,大約232名示威者被警方拘留。
電影製片人卡茲瑪揚說,「十年後,我們仍站在同樣地點,看著薩奇席恩政府帶領我們
回到民主抗爭時期,人民要求終結篡奪、暴政,終結俄國殖民主義,我們亞美尼亞要選舉自由。」
為了平息群眾怒氣,警方發佈新聞稿表示,帕辛揚和兩名反對派國會議員只是被強制帶離抗議現場,並沒有逮捕他們,而警方也開始依法驅散大批抗議群眾。目前處於動盪的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的一個主要同盟國,如果抗議成功的話,將是成為許多前蘇聯小國中,以人民力量推動政治改革的鮮有案例。
電影製片人卡茲瑪揚說,「十年後,我們仍站在同樣地點,看著薩奇席恩政府帶領我們
回到民主抗爭時期,人民要求終結篡奪、暴政,終結俄國殖民主義,我們亞美尼亞要選舉自由。」
為了平息群眾怒氣,警方發佈新聞稿表示,帕辛揚和兩名反對派國會議員只是被強制帶離抗議現場,並沒有逮捕他們,而警方也開始依法驅散大批抗議群眾。目前處於動盪的亞美尼亞,是俄羅斯的一個主要同盟國,如果抗議成功的話,將是成為許多前蘇聯小國中,以人民力量推動政治改革的鮮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