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總理被否決 亞美尼亞反對派籲罷工

亞美尼亞反對派領袖帕希尼揚,1日遭國會否決出任臨時總理職務後,隨即在首都葉里溫的國會廣場上呼籲支持者執行公民不服從,並從2日開始癱瘓國家、發動全國大罷工,封鎖主要道路、鐵路跟機場等交通設施。
 
「從明天上午8點15分開始,我們宣布全國進行大罷工,各行各業沒有例外。」帕希尼揚在投票前就已經警告執政黨,如果出爾反爾不支持他出任臨時總理,將面臨政治海嘯,他在國會廣場前呼籲警察也加入罷工與不服從行列,支持者也強調,真正的革命才正要開始。
 
亞美尼亞示威民眾表示,「我們會奮戰到最後,直到尼柯爾帕希尼揚成為總理。」
 
42歲的帕希尼揚過去兩個星期帶領民眾發動大規模街頭示威,迫使本來想學俄國總統蒲亭,總統跟總理輪流做、想終身執政的薩奇席恩宣布下台,也被稱為亞美尼亞版的「天鵝絨革命」。
 
為了降低對立氣氛,執政的亞美尼共和黨這次沒有推出臨時總理候選人,也承諾不會阻擋帕希尼揚出任臨時總理,但1日投票前的辯論中,執政黨議員痛批帕希尼揚製造街頭混亂,沒資格出任總理,九個小時的激辯,共和黨透過人數優勢,以55票反對,僅有45票贊成,讓帕希尼揚無法在105席國會中取得53票的過半票數,無法出任臨時總理職務。
 
根據亞美尼亞憲法,必須七天後必須在投票選出臨時總理,如果還是沒結果,國會就必須解散重新大選。亞美尼亞是1991年才脫離前蘇聯獨立的西亞年輕小國,人口約300萬人,這場政治亂局最終是否會迫使俄國出手干預,也成為外界觀察的焦點。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