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綠蠵龜肛門卡塑膠袋 海漂垃圾無所不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耗時五年研究東沙島的海漂垃圾,近期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團隊分析出東沙島冬天來自中國的垃圾最多,夏天則是越南為最大宗,已嚴重威脅海洋生態。
 
鄭明修提及過去經驗,「有一隻趴在那裏都不動,我游過去牠還是不動,我就試著把它拉出來,真的拉出一段,再把它拉兩段,所以我才說牠真的是吃了塑膠袋在裡面;把塑膠袋全部拉完的時候,看牠就愉快地游走。」因該綠蠵龜的尾巴遭船隻的螺旋槳削掉,進而發現塑膠垃圾卡在肛門。
 
綠蠵龜雖然短暫解脫了,但海漂垃圾依然無所不在,鄭明修研究團隊耗時五年,在台灣東沙島研究海漂垃圾的漂流軌跡,近期登上國際期刊。研究分析出冬季時,海漂垃圾來自中國最多,每月有六成六到八成左右的貢獻量,夏天則換成越南最大宗。
 
台大漁業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柯佳吟表示,「至於比較南邊的國家,像是越南這些國家,則是在夏天西南季風比較大的時候,就有比較大的垃圾量。」
 
大量的保麗龍、寶特瓶被海浪拍打上岸,潔白的沙灘已經變調,研究團隊也分析出垃圾以發泡塑膠最多,達41.6%,其次是塑膠瓶和漁具等等,垃圾在海上漂流的歷程最短8天,最長可達496天,過程中被海洋生物誤食,或纏繞致死的狀況都有,研究團隊呼籲各國即刻採取區域甚至全球性的管理行動方案,否則人類未來也難保會透過食物鏈再將這些海洋汙染,吃進肚子。1524030198s.jpg
1524033260q.jpg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