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調高1700項急重症給付 1年60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落實醫療分級,健保署宣布從這個月開始,調高醫院1700多項急重症給付標準,估計一年約60億元,希望藉此鼓勵醫院多費心照顧急重症患者,減少輕症服務量。
今年六月底,林口長庚醫院爆發急診醫師集體離職潮,有醫師不滿院方把急診認定是"賠錢科",憤而出走;而為了落實醫療分級、搶救急診人力,健保署宣布從這個月起,調高醫院急重症支付標準,其中包括急診檢傷分類第1、2級診察費、急診診察費例假日加成,另外也首度將精神科急診診察費調高。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急重精神科的病人如果送到急診,他可能要耗費的時間更長。過去以來呢也有很多這部分的反映,所以呢我們會認為說它也是需要關注的一環。」
健保署表示,這次調高急重症支付標準點數,共有1716項,估計一年約60億元,調幅比例最高的、是泛內科系及泛外科系,各21億元;婦產科及兒科則是各9億元;而為了因應少子化趨勢,6歲以下兒童手術項目也全面加成,並調升高危險妊娠住院診察費。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現在分配了補到醫院,但是會不會醫院很補,最後其實是基層,血汗的醫護是無感的,因為健保在設計這個制度的時候並沒有要求說,我要去監測說是不是真的有用在基層血汗醫護的身上。」
此外,健保開辦23年來,地區醫院從568家、減少為370家,為避免厝邊好醫院消失,健保署也調高偏鄉及地區醫院49項支付標準點數,估計一年約22億元。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