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面對一帶一路 難題或契機待觀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在2013年倡議一帶一路,到底是帶來風險還是機會呢?台灣不在一帶一路的朋友圈內,對台灣的經濟而言,可能面對到機會沒有,風險增高的狀況,因此蔡政府去年上任後,就提出新南向政策,要以人為本、開發東南亞市場,但新南向和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明顯對撞,台灣面對的將會是難題?還是契機?仍有待觀察。
中國在2013年,倡議一帶一路跨國經濟帶藍圖,今年5月,29國領袖130多國代表,齊聚中國參加一帶一路高峰會,中國在去年G20杭州峰會後,再一次掌控世界舞台的話語權。
==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2017.5.14.)==
中國願在和平共處
五項原則基礎上
發展所有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的一帶,一從中國經中亞俄羅斯到歐洲,另一條經中亞西亞到波灣地中海等國,統稱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則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從中國沿海港口經南海印度洋再延伸歐洲,二經南海到南太平洋。其中,海上絲綢之路與我新南向政策18個國家,重疊16個,也和RCEP成員國重疊13個,讓新南向政策被看衰,連蔡政府聯美拉日以抗中的戰略思維,也被檢驗。
==政大外交系教授 劉德海==
日本已經跟美國
都要即將入AIIB亞投行
然後也實際上就是
加入了一帶一路
這種大國他們都已經
做出他們的抉擇
都已經跟中國 進行經濟的互動
所以我剛剛才要講到的就是
務實是非常重要的
學者指出,短期而言,台灣無法分享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長期來看,若一帶一路整合成準區域經貿組織,台灣確實面臨經貿邊緣化的風險,不過,小國沒有悲觀的權利。
比資金規模和外交影響力,台灣不及中國,不過一帶一路拚的是硬體建設,新南向講究人和軟體合作,不需政府過多介入;若仔細檢視一帶一路,也未必完美無瑕:中巴經濟走廊存在領土爭議和恐怖主義威脅,亞投行融貸透明性未解,甚至被建設國還款能力也被質疑。
==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賴怡忠==
中巴經濟走廊裡面的有一段
貝路之省那個地方也出現
非常多的 恐怖主義的攻擊
在印尼 或是在泰國
有些建設我們也看到
正反併陳各種不同的聲音都出來
所以目前來講 也很難評估
到底一帶一路是不是就是成功
一帶一路提出至今四年,中國經濟仍然趨緩,債務膨脹資本外流,也都困擾著這個計劃,這個習近平的地緣政治投資,是一場大國夢?還是中國拉全球進場的自救會?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不是沒有問號,而這剛好也是新南向的契機。
==淡大戰略所教授 黃介正==
你跟中國大陸交往
但是也可以跟我交往
因為畢竟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
能不能夠全數到位 是一個問題
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
是不是能夠長期不變
這都不是一代人或
一代領導人可以解決的
美國華府智庫ESI7月曾預測,一帶一路有嚴重金融風險,中國借出去的錢將拿不回來;德法西葡英等國更以採購透明度不足,拒絕簽署相關協議。一部分的學者認為,如果台灣將一帶一路視為開發案,就得用理性角度去評估經濟效益,同時掌握新南向的發展契機。
記者 李曉儒 莊志成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