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2年實測市售35款防曬乳 僅11款有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不少民眾怕曬黑外出都會習慣擦防曬乳,有醫生花了2年實際測試市售的35款防曬乳,竟然只有11款防曬夠力,食藥署表示,明年起將首度抽驗市售防曬品效果,至於要採取哪一種測試方法,還在研議中。
為了防止皮膚曬黑,不少民眾出門前都會擦防曬乳來防曬,但市售防曬產品大多僅標示SPF或PA,沒標示防曬廣度的臨界波長和防曬平均度的星級,導致不少人擦了之後、還是曬傷沒有防曬效果。
==民眾==
我會先看它的防曬係數
還有旁邊的PA是加加加多少
==民眾==
SPF防曬指數 這樣子
然後再來主要就是這個吧
然後再來就是它有沒有其他的效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美中心主任邱品齊,耗時兩年,實測市售35款防曬產品的臨界波長和星級,檢測是以臨界波長370奈米、平均度3星級以上為標準,若商品兩項皆達標,防曬效果就列為強,只一項達標為中,兩項均未達標為弱,結果檢測後發現只有11款,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產品達標。
==聲音來源 中醫大國際醫美中心主任 邱品齊==
現在很多產品它的防曬係數
並沒有提到
它是用什麼方法來標來檢測
產品上面就只有寫個數字
可是這個數字到底可不可信
沒有人知道
==聲音來源 食藥署醫粧組科長 洪國登==
因為每一個國家它用的方法
或是規定的內容也都不一樣
所以我們目前其實可以採認
世界各國他們允許的方法來進行標示
食藥署表示,目前全球現對防曬效果測試方法無統一規範,而台灣對市售防曬品只抽驗其成分、濃度是否與許可證相符,明年起將首度抽驗市售防曬品效果,至於要採何種測試還在研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