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子島 開發面積.區段徵收引質疑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社子島開發,結果以「生態社子島」方案勝出,有學者質疑,標榜此方案強調生態,可開發面積卻最大,也沒有生態修復或復育的具體設計,另外也有學者批評,開發案還是要採區段徵收來推動,有侵害基本人權的重大疑慮。
標榜「親水綠軸貫串全島」,台北市i-Voting選出的「生態社子島」方案,有河道貫穿,還有49公頃大的公園,相當兩座大安森林公園。不過學者質疑,生態方案的可開發地區,卻是三方案中規模最大的,更看不出具體生態功能。
==聲音來源: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 廖桂賢==
生態設計規劃 做進去之後
必須要讓這個地方的
生態功能 或生態價值
比原本還要好
但是我們在這個案子裡面
也看不到 就是我說的
需要有一些生態修復
或是生態復育這樣的功能
生態設計遭質疑,北市府計畫以區段徵收來推動開發案,也飽受抨擊,政大教授徐世榮指出,區段徵收強徵人民土地,這次少數人投票的結果,不足以代表真正民意,而就算是多數贊成,也不該任意剝奪少數居民、想要保有土地財產的基本人權。
==政大地政系教授 徐世榮==
多數利益不等同於公共利益
土地徵收不是用來
解決政府的財務問題
它是侵害到基本的人權
地政學者認為,推動開發案還有合建等等其它選擇,區段徵收是下下策,而建築學者強調,方案設計如果讓農地消失、溼地縮小、蓋更高的堤防阻絕水陸生態交換,儘管標榜生態、實際上卻在破壞生態。
記者 林靜梅 陳昌維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