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大衛星影像月曆 看見台灣土地傷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央大學發行的衛星影像月曆,2016年以生物在地表製造的痕跡為主題,選出「烏山頭水庫」、「麥寮六輕工業區」和「杉林永久園區」等6張衛星影像,讓民眾從月曆看到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雲林麥寮的六輕工業區,工廠林立,一再遭到質疑衝擊環境,透過外太空的衛星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工業區內整齊的油罐和廠房,與外圍的農田,形成強烈對比,為了降低對民眾的影響,工業區也刻意遠離人群,靠海而建。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 張中白==
沿海是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
填海造陸的方式
伸出去遠離人群
來製造我們的工業區
汙染之前 它已經想過
如何降低對人最少的衝擊
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許多山區部落遭到破壞,甚至被的淹埋,透過重建,才慢慢恢復家園,自然改變的痕跡,在衛星影像中,也清晰可見。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教授 張中白==
你把距離拉開 角度放大
你可以看到人類製造的生痕
其實非常的大
中央大學製作2016年衛星影像的月曆,精選「烏山頭水庫」、「麥寮六輕工業區」和「杉林永久園區」等6張衛星影像,讓民眾透過一份月曆,來觀測到人們在地表活動,對環境帶來什麼變化,能有不同的省思。
蔡慧玲 邱福財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