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不景氣劇團遭殃 求生存得靠公部門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廟裡香火依舊,但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不景氣影響,不少傳統戲曲工作者提到,他們原本便逐年減少的戲路,在今年,更是驟減。拿國內知名的明華園來說,光是今年民間廟會的演出,就比往年,少了三成左右,剩下的大多是由文建會或各地文化局所主辦的文化場演出,往常戲路最多的戲班如此,更別說是其他許許多多不甚知名的劇團了。像這回,小西園在大稻埕慈聖宮前連續四天的演出,便是台北市文化局出的錢。 半個世紀以前,因為聚集了台灣大大小小的布袋戲團,大稻埕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大型布袋戲館,半個世紀過後,小西園依舊在大稻埕這座最古老的媽祖廟前演出,只不過,請戲的單位從原本的廟方,改成了文化局。稀稀落落的觀眾,突顯出傳統布袋戲在當今社會中,所面臨到的發展窘境與瓶頸。雖然目前沒能做到將戲曲傳承納入正規教育體系,不過在很多校園裡,卻都可以看到一些有心延續傳統的劇團、他們的教學身影。而小西園的許王,更是以對於布袋戲的執著,感動了讀法律的兒子,承接起延續薪火的重擔。 雖然戲曲工作者還是很努力地進行傳承工作,而雖然傳統戲曲的沒落,也是個不變事實,不過,不知是不是加上了景氣的低迷,台下越來越少的觀眾,讓小西園這個有八十八年歷史的團體,也無法預料,像這類的廟前演出,還能持續多久。公視新聞蘇玲瑤、陳昌維採訪報導。維採訪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