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滿山遍野 合法廢土場無人問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九二一建築廢棄物四處堆積,形成災區水土保持、環境污染,隱形毒瘤,官方說,沒有適當去處,不過南投唯一,合法的,棄土場,卻,沒有人上門?現在推動的再生利用也是進度緩慢?繼續是記者葉怡君、陳信隆,災區,調查報導。
九二一將滿兩年,還有大約一千萬立方公尺的建築廢棄物,堆積在山坡、河川或水源地,就像是隨時會發作的癌細胞。目前的棄土處理方式,有移除、就地復育和再生利用。但是若要移除,目前南投縣只有一處合法的廢土場,而台中縣連完全沒有!我們來到花了七、八千萬元興建,南投唯一合法的集集鎮廢棄土場。
合法的棄土場有通過環評,對人民的健康安全比較有保障。原本以為這裡會生意興隆,沒想到卻是門口羅雀,今年只收入了四十萬元,投資和回收不成比例。許多鄉鎮貪圖方便,還是違法亂倒廢土。由於移除棄土需要運費,因此往往是就地復育的成本最低,南投縣的59個棄土場,就有50場打算就地放置。但是沒有人知道棄土裡有什麼污染物,民間曾經建議官方勘驗,卻被當作耳邊風,錯失了第一良機。
民間人士批評官方粉飾太平,之前石岡水壩的棄土場悶燒,污染水源,也是民間一再陳情,好不容易才獲得回應。除了移除和就地復育,再生利用應該是最環保的方法,目前南投有兩個再生利用的棄土場。再生利用必須篩選分類,成本比較高,因此南投縣棄土場再生利用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三;不過不同的縣市作法不同,台中縣就認為再生利用的後遺症少,推動的比例達到四成。
不過環保人士還是批評,目前再生利用推動的速度太慢。九二一廢土,短期內不會消失無形,政府若能透明、公開、有智慧的處置,才不會為地震後的傷痛,留下更多創痕。公視新聞葉怡君、陳信隆災區採訪報導。,之前石岡水壩的棄土場悶燒,污a賴K藩誂濬K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