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國 北京天安門事件18週年 廣場氣氛平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頭條新聞來看, 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屆滿18週年,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周圍,雖然有公安四處巡邏,但氣氛相當平和。而隨著時間推移,和中國經濟的發展,當年這場震驚國際社會的血腥鎮壓事件,對這一代的年輕人而言,似乎已非常遙遠,更說不上有特別深刻的感觸。不過當年趙紫陽的秘書鮑彤還是認為,北京千萬不要以為人民有了錢,就可以不要民主。 4號上午,北京的天安門廣場跟往常一樣,照樣有解放軍舉行升旗典禮,也同樣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拍照留念,大多數人似乎都忘了,18年前的今天,在這塊廣場上所發生的一切。 1989年,為了紀念當時總書記胡耀邦病逝,北京大學生自發性的悼念活動,漸漸演變成要求北京當局,進行政治改革,爭民主爭自由的學運,歷經兩個月,最後以鄧小平為首的北京高層,決定展開軍事鎮壓行動,讓解放軍進入天安門,把坦克開進廣場,對學生展開瘋狂掃射,震驚了全球,後續效應至今還餘波盪漾。 當年趙紫陽的秘書鮑彤4號在北京表示,北京有責任公佈真相,這場血腥鎮壓,不僅影響了兩岸關係,更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北京當局千萬不要認為,現在的人民只要有錢賺,就可以不要民主。 至於對台灣,我想對一切本來滿腔熱誠希望中國統一的人,看到了以後,會害怕。 以為老百姓有了錢,就不要民主,這完全是錯誤的看法。即使是最有錢的老百姓,他也要有民主,他也要要求公平的遊戲規則。 轉眼18年過去,提起這場曾經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以及隨之而來的血腥鎮壓,對這一代北京的年輕人而言,真的不再有什麼深刻的體認跟衝擊。 我覺得任何國家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是吧。 那個已經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對現在來說應該已經沒有影響了吧。 北京當局18年前的暴行,或許透過嚴格的控制跟刻意的掩飾,在中國會隨著時間被逐漸淡忘,當年青年學子爭民主的勇氣,以肉身阻擋坦克車去路的畫面,卻永遠會存在世人的記憶中,如何撫平這歷史的傷口,北京當局至今都沒有拿出真正的誠意來。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