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技突破 我把螢光魚放大了!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農業生物技術又有大突破!過去螢光觀賞魚只限小型魚種培育,現在可用在中型的鯛科魚類,為日後大型螢光魚的技術開發奠下基礎。不過,這個新品種最快明年底才可上市、和大家見面。
過去看到的這種螢光魚,利用野生青魚培育完成,小小的光點在水族箱裡游移,吸引不少人的目光。現在這個小光點放大放亮了,國內農業生物技術大突破,發展出鯛科魚類這種中型魚種的螢光魚,研發時間長達七年以上。
從產業面來看,漁業署去年底舉辦的「台灣觀賞魚博覽會」估計,未來全球觀賞魚產值將超過新台幣1500億元,而國內去年產值大約就有20億元,主要外銷美國、東南亞、日本、歐洲等二十多國,漁業署預估本次發表的中型螢光魚,未來在國際競爭市場中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慈鯛螢光魚的發表,為日後邁向大型螢光觀賞魚的技術開發奠下新的里程埤,更有利國內創新研發將基因轉殖用於各類型觀賞魚。不過,要看到這個最新品種,最快也要到明年底才會大量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