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捕鯖魚措施有成 魚體平均大1-2公分

先前鯖魚被過度捕撈,體型和數量都逐年下降,為了要讓鯖魚有機會長大,漁業署在2013年,啟動每年6月禁捕鯖魚的措施,施行5年來,有了顯著成效,學者研究發現,像是花腹鯖和和真鰺,平均體長已經比休魚前,增加1到2公分。
 
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呂學榮表示,「牠的極限體長變46.6公分,這明顯從生物對環境的壓力,牠的反應是很客觀的。」
 
透過調查,學者看到鯖魚真的長大了,卻也發現不少隱憂,像是白腹鯖的體型和數量,還在持續減少,勢必得靠花腹鯖支撐,必須要設法拉高花腹鯖的產卵機會,才能有助提升漁貨量,因此,建議在產卵高峰2到3月,也應該休漁,而漁業署則已經在研擬加碼休漁的措施,預計明年實施,有漁民則希望以設專區許可方式,開放大小扒網漁捕撈,以免衝擊漁民的生計。
 
宜蘭縣近海圍網漁業協會總幹事邱嘉進說,「這專區在六海浬以內,因為那個地區4個月補撈,這經濟產值就會超過20億,那如果漁業署沒有把這個部分劃設專區,沒有同意話,就會對整個漁業生態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為了讓鯖魚資源能永續,漁民認同休漁政策,但要求必須有配套,漁業署則將研議是否開放百噸以上扒網漁船,進入「紅火心」漁場捕撈鯖魚,預計下周將邀請產官學界進行討論。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