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
-
俄規模8.8強震成史上第6大 全球歷年最大地震一次看
|生活今(30)日早上7時24分,堪察加半島發生規模8.8極淺層地震,是日本311後最大地震,位列全球地震史第6大。而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其實早在1952年就曾發生過規模9強震,超過2000人死亡。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日漫畫預言7/5地震引發議論 專家:影響台灣機率極小
|全球明日就是7月5日,不少人可能都感到有點緊張,因為這天就是日本漫畫預言中即將發生大地震的日子。香港甚至有航空公司因為去日本的旅客減少,宣布停飛2條航線。不過專家指出,地震影響台灣的機率是微乎其微。
-
日本在南海海槽建新型海底偵測網 估可提前20分鐘預警海嘯來襲
|全球《科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日本近期斥資約新台幣35億元,在南海海槽部署新型海底偵測網絡「N-net」,預計將在數月內完工,預估未來可提前20分鐘偵測到海嘯、提早22秒發布大地震警報,除了有助核電廠、新幹線等設施及時應變,也可深入監測「慢滑移」等複雜隱沒帶現象。
-
漫畫家預言日本7/5發生災難 社群廣傳流言衝擊觀光業
|全球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出版的作品中,以夢境預言今(2025)年的7月5日,日本會發生巨大地震與海嘯,造成嚴重死傷。這分預言經過社群媒體渲染,被翻譯成好幾國語言,傳播到不同國家,導致遊客的恐慌情緒蔓延,造成7月的日本旅遊市場萎靡,機場航班銳減,嚴重衝擊觀光業。
-
港台流傳「日本7/5將發生大災難」謠言 NHK追查:無科學根據
|全球近期網路流傳一則「日本7月5日將發生大災難」的謠言,相關影片總觀看數已突破1.5億次,日媒NHK特別點名在香港及台灣尤其廣為流傳,香港飛日本部分航班還因此減班。NHK除在報導中強調該謠言無科學根據外,也引述日本氣象廳對此回應解釋,依人類目前技術,還無法預測地震與火山爆發的具體時間、地點或規模。
-
-
解析實皆斷層|釐清緬甸地震資訊【我們的島】
|環境2025年3月28日,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數千人死傷。這場地震與實皆斷層有關,造成地表長達500公里的破裂,也讓緬甸和周邊國家傳出不少災情,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舉辦說明會,解析緬甸地震原因、科學調查和後續餘震。
-
經濟部學者調查0403地震成因 初判與「大港口」海底斷層吻合
|環境0403大地震是921大地震後,25年來規模最大地震,到底來自哪裡,第一時間不少人懷疑是花蓮一帶的米崙斷層或嶺頂斷層,不過經濟部地礦中心學者經過地質調查、數據資料比對,初步發現主餘震發生的位置還有地表抬升的方向,指出這是來自東部海中的一條斷層。但發生在海中的地震讓研究難度大幅提升,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在地震後投出6顆海底地震儀,不過也因儀器故障以失敗做收。目前初步推測,0403地震的斷層與一條「大港口」海底斷層高度吻合,尚待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
緬甸強震是否觸發台灣地震? 地震科學中心:影響不大
|生活緬甸大地震造成嚴重傷亡,各界關心成因是什麼?是否會觸發台灣地震?對此台灣地震科學中心表示,緬甸地震的區域在過去近200年間沒有發生明顯的災害型地震,斷層長達約500公里,導致受災嚴重;雖然台緬兩地相隔2500公里影響不大,但台灣位在地震帶上,本來就應該做好防震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