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率
-
鳳凰颱風陸警5:30發布 估登陸南台灣機率較大
|生活鳳凰颱風中心目前正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向北北東移動,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到台灣南方近海,對高雄、屏東及恆春半島將構成威脅,因此氣象署在今(11)日清晨5時半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目前預估登陸地點以南台灣的機率最大。
-
鳳凰颱風登陸中南部機率高 估最快傍晚發海警
|生活今(10)日清晨2時左右,鳳凰颱風中心已經從菲律賓出海、進到南海。氣象署預估,最新路徑維持目前走向的話,在台灣中南部登陸的可能性最大;鳳凰如果登陸,將成為58年來首個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
-
美研究:及早接觸花生過敏原 10年助6萬童避免過敏
|全球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愈早讓兒童接觸花生等過敏原,有助降低未來產生過敏反應機率。該研究指出,美國2015年起建議在嬰兒4個月時開始攝取花生,10年來約有6萬名3歲以下兒童避免食物過敏,其中4萬人原本可能對花生過敏。研究團隊認為,在嬰兒時期安全接觸過敏原食物,有助讓人體將其辨識為無害。
-
颱風風神凌晨生成 對台直接影響不高
|生活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今(18)日凌晨2時增強為第24號颱風「風神」。氣象署預估,風神會在週末進入南海,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不高,但明(19)日開始,受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全台降雨機率上升,尤其是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與東北部地區。而下週一到三,北花蓮還可能有豪雨等級的機率,必須嚴陣以待。
-
北市信義區5處擬設遮陽設施 拚明年完成
|生活中秋連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表示,明(6)日晚間欣賞到「明月」的機率相當高,至於哈隆颱風的路徑則還有變數,8日就是關鍵期。太陽毒辣,許多行人都躲到樹蔭下或是撐洋傘、躲太陽,台北市府規畫在信義區5處的路口設置遮陽設施,力拚明(2026)年登場。
-
氣象署對樺加沙颱風發陸警 暴風侵襲恆春機率高
|生活今(2025)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升級為強烈颱風,氣象署在下午5時半已經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氣象專家提醒,樺加沙可能在禮拜一午後開始影響整個台灣東半部,禮拜二會對西半部、嘉義以南地區影響較大。台北市長蔣萬安則評估,影響台北市最顯著的時間在今(21)日入夜,可能會出現8級到9級的陣風,呼籲做好防颱。
-
超級央行週登場 外界估美降息1碼、台維持
|產經本週包含美國聯準會以及英國、日本和台灣等十幾個國家都即將公布最新的利率決策。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2碼的機率是6.6%,降1碼機率則是93.4%。至於台灣央行的利率決策,外界預估可能會維持不變,除非央行希望新台幣貶值才可能降息。市場分析,如果美國聯準會今(2025)年和明年合計降息幅度超過5到6碼,意味景氣前景出現疑慮。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日研究:通勤時間長或居住空間小 失眠機率較高
|生活日本最新研究指出,通勤時間超過53分鐘、或住處面積不足95平方公尺(約28.74坪)者,失眠機率更高。相對地,縮短通勤時間或擴大居住空間,則失眠和白天嗜睡風險會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