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
- 
                            馬太鞍遷村或中繼安置成難題 回望台灣重大災難如何重建?|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釀災,受災嚴重的佛祖街有71戶具居住隱憂,其中有39戶規劃在台糖用地興建中繼屋。災害後花蓮縣府曾評估遷村,但受災戶希望能「離災不離鄉」。返回家園可以是選擇題嗎?這個問題在921地震與莫拉克風災皆曾進行討論,無論是原地重建或異地安置,仍要仰賴政府與社會協助,公視新聞網整理歷來重大安置政策,一次看懂災後重建議題。 
- 
                            
-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5公尺 中央:未有立即危險|地方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花蓮已有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溢流約5公尺。但中央表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縱使將來溢流,形成泥流的機率也不大,但謹慎起見,已先撤離下游的部落居民大約900多人。今日上午也讓民眾短暫回家收拾,但有部分民眾不願住在收容所,一度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經協調勸離後,也都被撤往收容所安置。 
- 
                            立霧溪堰塞湖無立即危險 中央基於安全撤逾900居民|地方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影響,花蓮已有明顯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是否有潰決風險,引發關注。中央表示,水位距離壩頂還有5公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但顧及安全,已先撤離超過900位的部落居民。今日一早,也讓居民短暫回家、收拾行李,但有部分居民不願住在收容所,選擇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另外,在光復災區的第三暫置場,堆放30萬噸淤土,目前也先以防水袋蓋住,避免大雨沖擊。 
- 
                            燕子口崩山湖溢水 進入靳珩磅空流去立霧溪|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附近昨昏崩山,出現崩山湖。今仔早起水已經溢出路面,流向靳珩(緊行)磅空,閣對磅空的另外一頭、洩轉去立霧溪。當地翕著磅空口已經強欲規个淹去的畫面。工程單位按算對舊台8線開便道,予重機具通入去挖塗石、開水路。水流不斷從隧道口湧出,往魯丹橋面兩邊宣洩,如同一座天然瀑布,相當驚人。[[NS]]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一帶,因土石崩塌出現堰塞湖,18號上午溢流水流入靳珩隧道,而隨著水位持續 
- 
                            花蓮光復鄉首度演練撤離 3小時內完成疏散|地方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今(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4時再發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要民眾進行垂直性避難,甚至強制性撤離,整個過程在3個小時內完成,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續升 靳珩隧道西出口幾乎滅頂|地方花蓮太魯閣昨(17)日因為土石崩落,出現一處新的堰塞湖,今(18)日上午堰塞湖的溢流水流向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再從隧道口回流到立霧溪,但水位持續上漲,靳珩隧道西出口已經幾乎滅頂。稍早最新消息,由於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林保署建請秀林鄉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等持續撤離,下游沿線兩側住戶也不要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 
- 
                            光復鄉明演練分階段撤離 估疏散1048人至收容所|地方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最快19日生成,就怕為花蓮光復災區帶來雨勢,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宣布,明(18)日下午2時至5時將在花蓮光復鄉執行大規模撤離演練,分為3階段進行,預估疏散1048人,並呼籲志工們先不要進到光復災區。 
- 
                            5千人附議要求落實安樂死 台灣動物收容碰上哪些難題?|環境針對遊蕩犬貓氾濫問題,日前有民眾提案要求落實收容所安樂死、強化飼主責任並規範餵食者,獲逾5千人附議,對此農業部回應,將推動安樂死流程制度化並強化宣導。台灣各地收容所不願意執行安樂死原因為何?保育團體又是如何看待此一提案? 
- 
                            義煮團車輛遭警攔下無法出餐 花縣府:未來一律放行|地方花蓮光復鄉災情嚴重,大量物資湧進,不過由於交通受阻,許多受災戶無法親自到收容所或是定點領取物資,因此花蓮縣議會議長號召志工1戶1戶送進偏鄉家戶。針對28日「義煮團」車輛被警方攔下,導致無法出餐引發爭議,花蓮縣府也宣布,今(29)日已經訂購2萬5000個便當,未來只要是送餐、送便當,或是義煮團車輛,只要向交通管制人員表明車輛前進用途,現場指揮交管人員一律放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