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
達賴喇嘛宣布「轉世制度」延續,藏人未來將何去何從?【獨立特派員】
|社會今年恰逢圖博(西藏)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90歲生日,由於達賴喇嘛年世已高,他的轉世人選在近年備受關注,值此關鍵時刻,他在印度達蘭薩拉發表聲明,證實轉世制度將延續,同時指定「達賴喇嘛甘丹頗章基金會」為唯一有權認定轉世靈童的機構,引起全球藏人社群的關注與期待外,也激起中共強烈反彈。此舉不僅牽動宗教命派,更涉及政治權利的角力。
-
2025台灣文博會8月開跑 媽祖信仰凸顯水文化生態
|生活由文化部主辦的2025台灣文博會將在8月初開跑,這次以「水風景」為主題,展現台灣河川及海島特質,孕育出豐富多樣的文化能量,也提供推廣台灣文創商品的空間。
-
芝山岩惠濟宮該不該蓋電梯?支持與反對怎麼說?【我們的島】
|在台北士林有座五十公尺高的小山—芝山岩,從史前人類的遺跡,到清代移民的信仰中心,再到日治時期的現代教育起點,蘊含著北台灣最深的歷史記憶。位在山丘上的惠濟宮,是台北市市定古蹟,多年來,廟方想要從山下搭建一座直通山頂的電梯,引發文化景觀的爭議......
-
手工神龕需求減少 日傳統手工藝面臨傳承危機
|全球日本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是日本人的重要信仰中心,民眾參拜後帶走的不只是平安,可能還有一座縮小版的伊勢神宮,因此也帶動當地一門特殊產業,就是代代相傳的手工神龕製作。但隨著現代住宅越來越講究空間設計,這樣的神龕也漸漸難以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空間,甚至面臨失傳危機。
-
信仰與身分的衝突,同志基督徒如何立足?【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張原境–一位頂著七彩染髮造型的教會青年,原本,他並不認為同志身分與基督信仰有牴觸。但因為民間婚姻平權法案的倡議與立法院後續展開的修法討論,使得傳統教派的反對聲浪也浮上檯面,讓張原境陷入自我認同與信仰的衝突。他毅然決然離開教會,展開一場追尋自我與信仰的對話。
-
法擬禁運動員戴頭巾等宗教服飾 信仰與「世俗主義」如何衝突?
|全球法國上議院2月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在所有體育賽事中佩戴穆斯林頭巾等宗教服飾,若未來下議院也表決通過,就將正式成為法國法律。目前法國籃球及足球等協會皆自行決定禁止選手佩戴頭巾,有女性籃球員因此已被禁賽逾2年,引發法國內部對「世俗主義」的兩極意見。
-
人口老化與外流,內門宋江陣的傳承難題【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高雄內門有一項獨有的傳統文化–宋江陣。這裡宋江陣陣頭是全台密度最高,同時也是技藝保留最完整的地區。早期幾乎家家戶戶都在陣頭文化的薰陶下長大。不過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與青年人口外流、人口高齡化的影響,內門宋江陣傳統文化出現人數不足無法成團、傳統技藝逐漸失傳的問題。
-
屏東部落靈媒僅剩40多人 縣府辦特展推廣文化
|地方台灣原住民文化歷經殖民、西方宗教等因素,造成部落傳統信仰、靈媒制度出現斷根危機,以屏東為例,目前部落靈媒僅剩40多位且多數高齡。作為部落祭儀等活動的靈魂人物,靈媒的故事卻顯人為知,為此屏東縣府舉辦特展,讓這些靈媒走出部落,也讓民眾理解並尊重原住民族與自然神靈間的連結。
-
經歷伊斯蘭國種族滅絕苦難 伊拉克亞茲迪人返聖地慶新年
|全球全世界的亞茲迪人原本就只有100萬左右,2014年遭伊斯蘭國種族滅絕後,更是大幅銳減到只剩50到70萬人。每年4月中旬是亞茲迪人的新年,他們都會集體返回伊拉克北部聖地「拉利什神廟」,用傳統方式過新年。
-
北斗三股媽繞境祈福 36會員輪流跋爐主奉祀
|人講三月迎媽祖,除了有較大規模的大甲媽、白沙屯媽繞境進香,地方嘛有濟濟媽祖繞境活動。北斗(Pó-táu)有一尊三股內媽誠特別,神尊無服侍佇廟內,是36个會員輪流做頭家爐主,逐年媽祖生前後攏會佇庄頭繞境,祈求風調雨順。爐主表示,傳到今上無有兩百年的歷史,是地方誠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此則新聞標題、內文為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