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所稅
-
租屋青年年所得低於62.6萬 四口家庭164.1萬明年免綜所稅
|生活明(2026)年開始,租屋青年年所得在62.6萬以下、四口家庭年所得在164.1萬以下,還有三代同堂年所得在212.4萬以下都不用繳綜合所得稅。另外,每個人的基本生活費會調高3000元,而長照特別扣除額,在修法完成後也會從12萬調高到18萬,期盼能增加民眾家庭可支配所得。
-
財政部公布綜所稅報稅延長至6月底 還有哪些稅也可延後繳納?
|生活為減輕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對民眾與企業造成的繳稅壓力,財政部17日公告,今(2025)年所得稅申報及繳納截止日將從5月31日延長至6月30日,另外部分稅目也可再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有哪些稅目可申請延期繳納?最長可延後多久繳納?
-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 所得稅申報結算延至6/30
|生活由於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為了讓企業及民眾有充裕時間因應,今(2025)年綜所稅及營所稅結算申報延長1個月到6月30日為止。財政部表示,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間,由原本5月1日到5月31日,展延至6月30日。財政部強調,綜合所得稅各批次退稅期程則維持不變,像是一般民眾在6月30日前採網路申報,可適用第1批7月31日退稅,權益不受影響。財政部公布綜所稅報稅延長至6月底 還有哪些稅也可延後繳納?
-
2025年報稅季5月開跑 免稅額調升多少?新增哪些特別扣除額?
|生活5月報稅季即將開跑,今(2025)年上路的新制中,已將房租支出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可望讓更多租屋族受惠。此外,包含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扣除額、基本生活費等各項額度,各分別調升至多少?收入多少以下的人不用繳稅?電腦與手機又可用哪些認證方式線上申報?
-
房租今年起改列特別扣除額 符合什麼條件可抵稅?
|生活房租抵稅新制今(2025)年起上路,將從原本「列舉扣除額」改列為「特別扣除額」。民團估算,單身租屋族可省4000至7000多元,家庭租屋則可減免1萬800元到1萬2290元。什麼是特別扣除額?房租抵稅新制怎麼計算?如何申報?
-
逾80歲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 《就業服務法》三讀通過
|社福人權攸關長者權益的《就業服務法》修法,80歲以上長者不用巴氏量表評估就可聘僱外籍看護,在藍營人數優勢下,表決三讀通過。不過勞動部跟衛福部都表達遺憾,衛福部擔憂將衝擊長照體系的發展;勞動部則重申,新法可能加劇家庭看護移工市場供需失衡,有重癱的失能者家庭恐怕會因為移工的選擇,更難找到或留下外籍看護。
-
綜所稅基本生活費調升6千 全台估235萬戶受惠
|生活5月報稅季倒數,今(2024)年財政部將每人基本生活費從19.6萬調高至20.2萬元,預計235萬戶受惠,另外因應《民法》下修成年年紀至18歲,滿18歲者今年開始就可選擇單獨申報。
-
政院拍板定三大所得惠民措施 預估235萬戶受益
|政治行政院會今(23)日拍板財政部三大「所得稅制優化惠民措施」,包括基本生活費調升到20.2萬元,伙食費免稅額調高為3千元,以減輕員工負擔;另外113年度每人免稅額調高為9.7萬元,標準扣除額調高為13.1萬元,薪資所得及身障特別扣除額,則是調高到21.8萬元,預估約有662萬戶受益,後年114年5月報稅時、就可適用。
-
260戶所得逾200萬免繳綜所稅 立院預算中心認應檢討
|生活財政部今(2023)年7月公布「2021年綜所稅申報」統計資料,在超過644萬申報戶中,所得淨額為零,也就是免繳稅者共305萬戶,其實大多為普通受薪階級或中低所得家戶。但另有260戶收入超過200萬卻免繳稅。賦稅署指出,申報戶大多列舉高額「捐贈」或「醫藥費」,扣抵後才不用繳稅。但立法院預算中心認為應該精進檢討,才符合量能課稅和公平原則。
-
CPI漲幅達標可減稅 明年免稅額與扣除額有望調高
|產經因為物價狂漲,政府給大利多,明(2024)年所得稅應該可以少繳一點。明年綜合所得稅免稅額,可望調高5000元到9萬7000元;標準扣除額調高6000元,來到13萬元,後年報稅將會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