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
南橫公路濟搭崩塌 海端鄉3部落倚3百人受困
|南橫公路台20線誠濟所在崩塌,海端鄉的霧鹿佮利稻地區也攏無人來解救,3个部落欲300位村民牢咧內面。公路局關山工務段目前是當咧搶修,按算明仔載 (9/27)下晡先開步輦通道,後禮拜二 (30) 搶通車會當行的便道。另外,臺東縣府也申請空勤直升機協助,共藥仔和民生物資送入去部落,而且共需要治療的病人接出來。(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南橫公路多處坍方 台東霧鹿、利稻村近300人受困
|地方南橫公路台20線多處坍方,海端鄉霧鹿、利稻地區成為孤島,目前3個部落近300位村民受困。公路局關山工務段目前是全力搶修,預計27日下午先開設人行通道,30日搶通車行便道。台東縣府也申請空勤直升機協助,將藥物與民生物資送進部落,並且後送病患。
-
台南36校有流感群聚 醫:流行時間稍往前
|地方流感疫情持續升溫,台南市衛生局統計,開學以來有36間學校發生流感群聚,其中更有2間國小確診班級,因流感群聚疫情而停課。截至上週,台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11例,其中死亡61例,當中有43例未打流感疫苗。衛生局呼籲,10月1日流感疫苗開打,高危險族群優先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透過雙重保護來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
升任疾管署長 羅一鈞:培育更多防疫人才
|生活衛福部上午舉辦兩場署長交接典禮,包括疾管署與健保署,都是由衛福部長石崇良監交。石崇良表示,台灣健保已實施30年,未來將推動改革,包括健保財務多元挹注、強化慢性病與癌症防治等。而新任疾管署長則是由羅一鈞升任,也是首位防疫醫師出身的疾管署長,羅一鈞強調,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培育更多防疫人才,為下一次大疫作準備。
-
屏東霧台山區聯外道路坍方 鄉長涉水為慢性病患送藥
|地方連日大雨,屏東山區災情頻傳,霧台鄉山區道路落石坍方,唯一聯外道路霧大二號橋近日無法通行,慢性病患者無法下山就醫。霧台鄉長擔心族人,冒險通過暴漲的溪水,親自送藥給20多位族人。縣府今(1)日在災害應變中心召開會議後,要求山區原鄉預防性撤離居民。
-
鼻噴式流感疫苗估10月可施打 對象僅限2到18歲以下民眾
|生活秋冬流感流行期,不少小朋友會害怕打疫苗或有暈針狀況,今(2025)年可望有新選擇。食藥署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已在台取得藥證,預計可在10月初施打。醫師表示,鼻噴式流感疫苗會在鼻黏膜就產生黏膜抗體,保護力高於傳統注射針劑型疫苗。不過這類型疫苗是活性減毒病毒,僅適用於2到18歲以下使用,孕婦、免疫力低下、多重慢性病等族群使用恐有罹病風險。
-
三高防治計畫全台逾3千診所響應 目標2030年降低三分之一死亡率
|生活自去(2024)年起開始推動的「三高防治888計畫」,衛福部今(17)日公布報告指出,目前全台已有逾3000家診所、近5000位醫師加入,共收案管理約35萬人,其中近2成已轉為非代謝症候群;全台約534萬名三高病人中,也有約60%已接受照護計畫。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目標是在2030年時,讓三高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
護理人員離職潮 ,迎來什麼樣的醫療現場?【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在今年2月份,超額死亡率竟然高達29%,創疫情後新高。台大公衛學院就發現,人口老化、慢性病、癌症人數增加,還有近期急診壅塞,都是造成超額死亡的原因。護理人員持續離職、急診一床難求,連CPR也只能在地上進行。這樣的醫療現場,不只醫護人員壓力大,患者的照護品質也堪慮。
-
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 國衛院:可降低骨折風險
|社福人權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骨質疏鬆為65歲以上老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若不治療老人髖部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高達2成。不過最新研究顯示,若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可有效降低再次骨鬆性骨折風險15%,而這項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已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
-
免費成人健檢下修至30歲 盼降低慢性病發生率
|生活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不少慢性病族群年輕化。衛福部宣布2025年開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將全面升級,其中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服務,年齡門檻將從40歲下修至30歲,希望藉此及早發現「三高」疾病的風險,降低慢性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