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
-
英MI5警示中國國安部滲透 以獵人頭方式接觸英國政界
|全球英國情報機關軍情5處(MI5)警示,中國國家安全部用獵人頭公司和空殼公司的手法,接觸英國各界人士試圖獲取敏感資訊。英國內政副大臣賈維斯強調,英國政府不會容忍外國勢力干預英國主權事務,不過中國駐英大使館發言人反批這些指控純屬捏造。
-
日本熊害人數創新高 民調:逾7成支持強硬因應
|全球30多年來,日本良善的動物保育,讓野生熊的數量大增,估計約在5萬到8萬之間,排名世界第1。不過原本應該待在深山的野熊,今(2025)年再度因為氣候、食物、環境等因素的變化頻頻下山,出沒在人類生活的地區,熊攻擊所造成的傷亡人數再創歷史新高。熊害陰霾擴散,日本社會人心惶惶,NHK做的相關民調指出,有7成1的民眾認為當局,應該以更強硬措施,解決熊滿為患的問題。
-
日本秋田、岩手熊襲嚴重 13日起員警可用步槍獵熊
|全球日本各地的「熊害」頻傳,根據環境省統計,到5日已經造成13人死亡上百人受傷,創下歷史新高。日本警察廳在6日宣布修法,允許員警在必要時刻能夠用步槍捕殺野熊,並且派遣持有步槍的員警,到熊害嚴重的秋田縣與岩手縣,從下週13日開始,協助捕殺出現在居民生活圈的野熊。
-
五級颶風美莉莎直撲牙買加 美「颶風獵人」飛進見雲牆緊密
|全球位在加勒比海已經增強為五級颶風的美莉莎,即將登陸牙買加。牙買加從1851年有記錄以來,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大的颶風;另外,海地也因為美莉莎造成3人死亡,由於當地的幫派暴力,使得國家陷入貧窮,因此也有居民表示已經無計可施。
-
墾丁帶角梅花鹿遭槍殺 民眾稱盜獵已成當地常態
|環境墾丁梅花鹿族群生長快,竟成盜獵目標。日前屏東滿州鄉一處偏僻山坡,民眾發現脖子有彈孔、已遭獵殺的梅花公鹿。居民說盜獵梅花鹿是當地常態,不肖人士專挑帶角公鹿,獵捕後頭骨做標本賣,其餘則隨意丟棄。墾管處回應,盜獵破壞生態平衡,也違反《國家公園法》、《動保法》,最高罰200萬元,非法持有槍械也可能面臨最高10年以下有期徒刑,將與警方加強夜間巡查。
-
法國鉛彈狩獵難杜絕 濕地百萬鳥鉛中毒比例未減
|全球法國最大的溼地卡馬格沼澤的中心地區,是數百萬隻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儘管從2006年開始,當局已經禁止用鉛彈進行狩獵活動。但過去將近20年來,當地鳥類的鉛中毒情況並沒有減少,顯示違法狩獵依舊猖獗,難以杜絕。
-
農業部與地方加強移除綠鬣蜥 今年已捕捉逾3.6萬隻
|環境外來種生物綠鬣蜥破壞生態環境與農作物,2025年起,農業部與地方政府全面啟動高強度移除行動,除了擴大移除人力,另外更升級農民使用的「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系統」,掌握出沒熱點。截至目前已移除超過3萬6000隻,是2024年同期的3倍。
-
蘭嶼朗島部落野豬啃光祭品 年編15萬獎勵捕捉成效仍有限
|地方每年3到7月是蘭嶼達悟族舉辦飛魚祭期間,傳統的儀式會使用大量的地瓜和芋頭,不過在朗島部落,由於近年來野豬快速成長,會到田裡破壞農作物,造成要祭祀用的芋頭被野豬大量啃食,影響祭典儀式。台東蘭嶼鄉公所為了避免野豬危害農作物以及生態環境,這兩年都編列15萬元的山林野豬捕捉獎勵,不過效果有限,希望公所僱請專業獵人來獵捕。
-
熊出沒市區事件頻傳 日本政府修法放寬市區使用獵槍限制
|全球近期熊在日本市區出沒的事件頻傳,日本政府於21日通過《鳥獸保護管理法》修正案,允許地方政府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無須警察批准即可自行判斷允許獵人使用獵槍。日本環境省也將擬定確切的執行條件及SOP,並建立可應對熊的獵人資料庫供地方政府參考、提高應對類似事件的效率。
-
日本野熊襲人事件頻傳 合法獵人高齡化憂後繼無人
|全球日本野熊攻擊人類的事件愈來愈頻繁,合法擁槍的獵人成為地方民眾守護家園的第一道防線。不過這些獵人現在有6成已經超過60歲,如果後繼無人,擾民的野熊恐怕會更加肆無忌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