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與地方加強移除綠鬣蜥 今年已捕捉逾3.6萬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外來種生物綠鬣蜥破壞生態環境與農作物,2025年起,農業部與地方政府全面啟動高強度移除行動,除了擴大移除人力,另外更升級農民使用的「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系統」,掌握出沒熱點。截至目前已移除超過3萬6000隻,是2024年同期的3倍。
屏東農民爬上細細高高的椰子樹上抓綠鬣蜥,沒一下子從天而降6、7隻,綠鬣蜥擴散驚人,農業部今(2025)年起啟動高強度移除,把農民使用天然災害即時回報系統升級,讓參與移除的人員能主動回傳地點數量與分享資訊,今年已移除3萬6000多隻,是去(2024)年同期的3倍。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組長羅尤娟表示,「從這個系統去掌握,現在綠鬣蜥牠分佈的區域在哪裡、熱區是在哪裡、野外族群的狀況到底是什麼樣,可以有即時的資訊來掌握。」
林保署表示,要壓制繁殖必須優先移除成熟母蜥、破壞巢區及蜥蜴蛋。
而嘉義縣今年也大有斬獲,去年一整年移除近萬隻,擴大招募移除大隊後,今年4個月就移除6433隻,縣府也跟鄒族獵人合作,來移除地形複雜、捕捉難度高的個體。
嘉義縣農業處科長石蕙表示,「加入獵人,主要是因為他們有受過林保署射擊訓練,像比較高處的地方,可能沒有辦法用套索去做移除的話,那我們就是需要獵人使用槍枝去做移除。」
農業處表示,原本綠鬣蜥出沒核心區域以八掌溪流域為主,但颱風過後,下游沿海地區也現蹤,有擴散現象,需持續加強移除力道。
林業保育署持續調查分布區域,滾動調整移除量能,儘管最終目標是移除所有野外族群,但也表示1、2年內還難以達成。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