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放不到一個月的東卯山黑熊日前遇害,遺體掩埋在南投縣仁愛鄉武界一帶,經開挖解剖發現,頭骨有局部碎裂、身體也有彈孔。事件曝光後,檢警連日追查並調閱周邊監視錄影器,通知涉案田姓、馬姓男子到案,2人稱打獵誤殺黑熊,詢後各以新台幣3萬元交保。
為了要維持傳統狩獵習俗,花蓮地區共70多位跨族群的原住民成立了狩獵自主管理獵人協會,除了教導部落族人該如何正確狩獵外,也輔導族人合法使用槍枝,包括協助送驗。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在民國102年,持有非自製獵槍,射殺山羌等保育動物,被判刑3年6月定讞,王光祿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認定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大法官昨天做出釋字第803號解釋,宣告部分違憲,包括法規對原民自製獵槍,規範仍有不足,應2年內檢討修法。另外,大法官也認為,原民自行獵捕野生動物等,非營利性自用行為,受憲法保障,但不包括保育類動物。王光祿對釋憲結果表達遺憾,因釋憲後仍需服刑,王光祿表示,服刑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在民國102年持有非自製獵槍,射殺山羌等保育動物被判刑3年6月定讞,王光祿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認定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大法官今天做出釋字第803號解釋,宣告部分違憲,包括法規對原民自製獵槍規範仍有不足,應2年內檢討修法。另外,大法官也認為原民自行獵捕野生動物等非營利性自用行為,受憲法保障,但不包括保育類動物。王光祿今天對釋憲結果表達遺憾,因釋憲後仍需服刑,王光祿表示,服刑完仍會
3月9日憲法法庭舉行布農族獵人王光祿釋憲案言詞辯論庭,其中《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規定原住民族人狩獵時,僅能使用自製獵槍的前膛槍,也禁止使用空氣槍。族人強調原住民沒有「自製」獵槍的傳統,且現有合法獵槍並不安全。警政署則強調自製前膛獵槍,因逐次填充火藥、無法連發的特性,才不會損及公眾秩序和安全。 王光祿委任律師文志榮和鑑定人東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蔡志偉,都指出原住民族沒有「自製」獵槍的傳統。文志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因為持獵槍狩獵保育類動物,遭到判刑,因此聲請釋憲。今天大法官開庭審理,全案的聲請人,除了王光祿,還包括卑南族人潘志強,以及多名法官,要針對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和自製獵槍等議題,進行言詞辯論。一大早,就有多個原住民聲援團體到場聲援,並透過升起狼煙的方式,希望傳遞狩獵文化無罪、法律規定違憲的訊息。 手握芒草放進火盆,狼煙緩緩上升,布農族獵人王光祿和多個原住民團體集結在司法院前,透過
布農族獵人王光祿獵槍案釋憲,3月9日將召開言詞辯論,多個原住民聲援團體上午到司法院前舉辦記者會,並遞狀提交意見書。他們認為現行法律壓迫原住民族基本權利,希望透過大法官釋憲,能讓各界尊重並保障原住民族的傳統習俗。 喊口號、高舉標語,布農族獵人王光祿獵槍案釋憲,3月9日將召開言詞辯論,多個原住民聲援團體上午到司法院前舉辦記者會,並遞交「法庭之友」意見書,攸關原住民狩獵的傳統文化,希望大法官能做出
南投縣信義鄉東埔部落,一位布農族姓史的男子,跟他舅舅到阿里山打獵,但是不小心開槍打到舅舅。舅舅送醫院治療後人還在昏迷,開槍的外甥也依殺人罪嫌,移送地檢署偵辦。 嘉義縣阿里山鄉在2號凌晨發生一起打獵誤傷的事件,南投縣信義鄉的王姓男子與外甥帶著長獵槍,開車到阿里山鄉打獵;外甥卻不小心開槍擊中王男的頭部。 嘉義縣竹崎分局偵查隊長馮永嵩說:「傷者正在加護病房急救當中,另外史姓男子涉嫌人,涉嫌持有非法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