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
-
對等關稅衝擊台灣農業!開放市場又存在哪些隱憂?【獨立特派員】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8月29日遭聯邦上訴法院判決違法,但暫時可維持至10月14日,等待最高法院審理。該政策自8月7日起實施,暫時性稅率為20%,再疊加既有關稅,已對台灣農產品出口造成明顯影響。產值最高的蝴蝶蘭訂單下滑15%,台灣鯛收購價下跌三成。同時美方強烈要求農產品進口零關稅,進一步衝擊台灣稻米、雞肉等產業。台美農產品貿易長期逆差,2024年台灣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達38億美元,出口僅9億美元。產學界憂心,若農產品市場成為談判籌碼,將危及糧食安全,對本土農業帶來嚴重打擊。
-
酪農憂台美關稅影響鮮乳 農業部:談判仍不明朗
|生活紐西蘭液態乳今(2025)年起可零關稅進口,根據農業部觀察,並沒有大家原先擔心的衝擊,而針對台灣進口鮮奶中其實高達88%自美國進口,接下來台美關稅談判是否有新的衝擊,對此農業部表示目前尚不明朗,但後續會有一些議題需要討論。
-
關稅衝擊車市 台北港堆逾3萬輛進口新車
|產經受到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車市買氣急凍,光是台北港已堆積超過3萬輛進口新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5)日證實,美方希望台灣整車市場開放免稅、以及貨物稅有機會在明(27)日三讀通過,外界分析,都讓民眾對買車更抱持觀望心態。
-
進口美國小麥零關稅 印尼泡麵成本與價格有望下降
|全球很多人喜歡吃泡麵,而在印尼,物美價廉、方便實惠的泡麵,更是勞工階級的主食之一。業界估計,美國進口小麥變成零關稅後,印尼泡麵成本可望降低,以後泡麵將變得更便宜,食品業者和消費者雙方都會受惠。
-
台美暫時性關稅衝擊農漁業外銷 稻農憂開放美國米影響收購價
|產經台美暫時性關稅20%衝擊農漁業外銷市場,其中年產值超過60億,有4成輸美的蘭花產業,以及台灣鯛產業都受到影響。另外,全國有7成產量主要外銷美國的鬼頭刀也受到衝擊。稻米大縣花蓮的農民更憂心,會衝擊保價收購價格。
-
美國對歐盟關稅降到15% 鋼鋁進口維持50%
|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7/27宣佈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商品去到美國的關稅,對本底的30%降做15%,毋過鋼鐵、輕銀(鋁)的關稅猶是50%,抑若美國商品入去歐盟是免關稅;而且,歐盟閣答應講,會投資美國,擴大採購能源和軍事設備。另外,美國參中國的經貿會談,7/28欲佇瑞典舉行。(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美對歐盟關稅降至15% 歐盟承諾加碼投資美國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跟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7日宣布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商品進入美國的關稅,從原先威脅的30%降為15%,但鋼鋁關稅仍然維持在50%高檔。美國商品入歐盟則是零關稅,歐盟還承諾加碼投資美國,並擴大採購能源與軍備。另一個關稅焦點,美中新一輪經貿會談,28日起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登場。不過,現在則傳出雙方關稅「休戰期」可能再延長 3 個月。
-
日本關稅15%、菲律賓19% 美中第3輪談判下周舉行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跟日本已達成大規模貿易協定,日本對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對日本徵收15%對等關稅。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社群媒體上表示「任務完成」;另外美國也和菲律賓達成協議,將對菲進口商品課徵19%的關稅,菲律賓跟印尼對美國都是零關稅;至於和中國的談判第3輪將於下週在瑞士舉行。
-
川普稱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藍白21日辦民間因應關稅記者會
|產經美國的對等關稅暫緩大限步步進逼,目前還沒有公布要對台灣課徵的稅率,18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度拋出「很快就會宣布重大貿易協議」的說法。現在國內都相當關注稅率,國民黨智庫與民眾黨政策會則將共同召開「民間版因應關稅記者會」,向人民交代可能的影響和因應對策。
-
台美關稅談判傳涉開放美豬牛 衛福部:按科學分析嚴格把關
|政治台美關稅談判卡關,外傳是跟開放美牛內臟、絞肉有關,衛福部今(17)日表示,食安會按照國際規範、科學分析嚴格把關,國際談判應該由行政院向國人說明。立法院今日也舉行台美關稅談判相關公聽會,外界關注如果美國進口產品零關稅,國內汽車產業可能會受到嚴重衝擊;車輛公會喊話,應該優先調整貨物稅,而非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