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農憂台美關稅影響鮮乳 農業部:談判仍不明朗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紐西蘭液態乳今(2025)年起可零關稅進口,根據農業部觀察,並沒有大家原先擔心的衝擊,而針對台灣進口鮮奶中其實高達88%自美國進口,接下來台美關稅談判是否有新的衝擊,對此農業部表示目前尚不明朗,但後續會有一些議題需要討論。
明(2026)年7月起,牛乳要標示「鮮乳」須取得主管機關核發的鮮乳標章、CAS或是產銷履歷等標章,政府希望以此區隔本土與進口乳。上午在乳業協會70周年慶祝活動上,酪農表示樂見這樣的政策方向,但對於接下來台美談判,鮮乳標示是否會被認定是貿易障礙,則表達憂心。
高健駱農聯誼會長張正杰表示,「我非常擔心,我看到的問題就是美國不是老大,是美國老爸。我相信在政府上在談判上,也有很多無力感,不是說政府的錯啦。」
之所以擔心,是因為台灣從國外進口的鮮乳中最大宗為美國、占88%,如果明年起不能標鮮乳,美國產品首當其衝,對此農業部坦言後續無法迴避,得要面對,而就目前來看,紐西蘭零關稅液態乳進口衝擊不如想像。
農業部畜牧司長李宜謙指出,「紐西蘭零關稅進口,並沒大家所擔心的這些事情。台美的關稅談判,雖然目前都還不明朗,但是後面一定會有對於我們國產的乳業,會有一些議題。」
乳業協會也呼籲政府守住底線,守護本土乳業。
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則強調,「當然我們一定會據理力爭,你美國再怎麼樣,也不能夠抹滅我們食品安全,也不能夠抹滅我們消費者知的權利,這個我們一定要去力求。」
台灣本土乳業不只面對國外低價乳品叩關,在國內也有不少挑戰。農業部指出,生乳產量增加,但是去年國人一年鮮乳消費量從22公斤降至不到21公斤,原因就在於有豆漿等其替代品導致,為此除了要呼籲酪農調節產量、淘汰寡產乳牛,也要強化多元乳品的產銷鏈結。
蔡思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