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善終

  • 居家安寧療護比例僅8%!在家善終為何那麼難?【獨立特派員】

    |社會

    台灣於2009年將居家安寧照護納入健保給付,然而根據健保署2021年統計,全台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比例只有8%,顯示多數人生命的最後一程,是在醫院與住家的奔波中度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因,除了居家安寧的醫護人力不足,各級醫院和社區診所的轉銜機制也缺乏系統性,無法提供持續性的照護。近年獨居或老老照顧的狀況增加,如何在人生終途提供完整照顧,實現在地老化、在宅善終的願景,是台灣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 《病主法》上路將滿6週年 拚年增2萬餘人簽署預立醫療

    |社福人權

    知名作家瓊瑤輕生離世,善終議題又再度引發討論,我國推動《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滿6週年,鼓勵民眾透過預立醫療決定,讓病人擁有尊嚴善終權利,不過到現在只有9.3萬多人完成健保註記,簽署率不到成年人口的1%,衛福部強調,今年目標希望再增加2萬到2萬5千人簽署。

  • 【P議題】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

    |

    「 預立醫療決定是自己的事,為什麼我不能私下簽一簽就好?」 、「還要找一個家屬陪同諮商,好麻煩!」 、「如果在諮商中跟家人關係搞僵了,怎麼辦?」 為什麼決定自己的命運,還要這麼多道手續?今天就來談談「預立醫療諮商」的兩個核心價值:1. 病人的知情權2. 提前與家人談生死在法律上,只要意願人簽字,家人是無權干預病人立下醫療決定的,我們不必擔心自主權被剝奪。但在情感上,誰又能輕易地跳

  • 【P觀點】病主法上路,你會簽下醫療決定書嗎?

    |

    當亞洲第一部病人自主權利專法,讓你我有決定有尊嚴的善終,大部分民眾想到的是什麼呢?小編想知道大家對這項法令了解多少,沒想到許多人願意簽署的理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當你簽署決定書你會想起誰「這樣才不會浪費健保資源。」、「我的小孩一定不希望我走啊,他們沒辦法做決定。如果我可以自己做決定,就幫他們節省很多麻煩。」、「有時候一拖好幾年,家人也很辛苦。」只要年滿20歲,或是未成年但已婚者,都可以依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