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勤總隊
-
台北港外海捕蟹船翻覆 9人落海直升機緊急救援
|社會台北港外海今(6)日發生翻船事故,有1艘萬里籍捕蟹漁船「漁山36號」在距離岸際約14浬(海里)處不慎翻覆,造成船上9人全數落海,鄰近漁船發現後緊急前往,救起6名漁工,不過包含王姓船長與2名印尼籍漁工則疑似卡在船艙內,暫時無法聯繫上。
-
堰塞湖為何接連形成?不定時產生的龐然大物,台灣要怎麼應對?
|環境今(2025)年9月23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才溢流潰壩,10月17日太魯閣燕子口又有堰塞湖形成,10月21日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也有新的堰塞湖。為什麼突然間台灣像是很容易形成堰塞湖?我們有能力應對這種大小動輒像一座水庫的不定時炸彈嗎?
-
馬太鞍堰塞湖面今投放水位計 可及時回傳資料監控
|地方就怕「風神」颱風和東北季風,引起的共伴效應,會帶來驚人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不敢大意,總協調官季連成坦言,如果再碰上大豪雨或地震,可能還會再有大量的泥沙跟著下來,恐怕會再形成新的堰塞湖;他強調日累積雨量達200毫米,將立即啟動疏散。另外,為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今(19)日在馬太鞍溪堰塞湖面,成功投放投入式水位計,能及時回傳水位資料,發揮堰塞湖水位監測功能。
-
成大團隊抵堰塞湖裝水位計 估蓄水量剩溢流前1.7%
|地方成大防災研究中心9日在空勤總隊與特搜人員協助吊掛下,成功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只有2、3個小時作業時間,不僅安裝水位計,還利用無人船測量湖底地形。今(11)日團隊公布堰塞湖其實淤沙嚴重,蓄水量只剩155萬噸,大約是空拍推估量的四分之一,更是溢流前的1.7%。
-
4登山客困台中及南投山區獲救 貢寮3潛水客被漁船救起
|社會國慶連假第2天有多起戶外活動意外,空勤總隊今(11)日上午分別從台中和花蓮派遣2架黑鷹直升機,於台中和南投山區共救援4名登山客,而且都是出勤後,一趟飛行就前往兩個不同地點執行吊掛,4名登山客最後都順利被送往醫院救治。而新北貢寮海域也有3名潛水客疑遭大浪捲走,所幸最後被漁船救起,3人並無大礙。
-
初探馬太鞍堰塞湖深20公尺 蓄水量可能較推估低
|地方目前中央確認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中,尚無再次潰決風險,不過相關監測工作持續進行,日前成大團隊初步掌握湖深20公尺,蓄水量有可能比推估的低。農業部農村水保署也釋出災前災後的衛星影像比對,由於近期降雨較少,崩塌地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南投、苗栗2登山客突休克 送醫仍不治
|地方中秋連假不少人出遊登山,中部發生3起山難意外。台中有山友在南湖山屋附近跌倒受傷,空勤總隊出動黑鷹直升機救援;南投與苗栗則有民眾登山突然暈倒休克,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馬太鞍堰塞量體縮小 學者:需擔心上游「來水」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下降,湖水持續溢流,2日上午空勤總隊飛抵湖區,安裝「小型水位觀測浮標」,不過壩體土石鬆軟,直升機仍難以降落。學者指出,目前最大的威脅不是堰塞湖的蓄水,而是將來從上游來的水量,目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仍維持紅色警戒,表示若要降級,需具備幾個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