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學習
-
英新創公司開發AI系統 自廢棄電器挑出鋰電池防火災
|全球廢棄的鋰電池如果當作一般垃圾丟掉,受到擠壓、接觸到空氣和水,可能會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開發一套AI系統,可以從垃圾堆裡將鋰電池從中挑出來,預防災害發生。此外,廢棄電器裡還有許多貴金屬和稀土元素,透過回收還可以將它們再利用。
-
開創量子科技發展新契機 美3學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文教科技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今(7)日揭曉,由3名美國科學家克拉克、德沃雷及馬丁尼斯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電路中的宏觀量子穿隧效應與能量量子化現象,為下一代量子科技發展開創新契機。
-
加拿大野火1年燒掉5個台灣面積 AI無人機精準投擲種子造林
|全球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乾旱導致野火不斷,加拿大在2023年創下紀錄,每一省都傳出野火災情,總計燒掉1800萬公頃,相當於5個台灣的林木面積。為了加速森林復育,一家新創公司採用無人機植林的方式,將高科技種子膠囊精準投擲在復育的林地上,每一架無人機一天投擲的數量可種植多達5萬顆樹。
-
北約強化波羅的海海纜巡邏 丹麥部署4艘無人快艇
|全球丹麥日前先後部署4艘美國業者研發的「無人快艇」,來輔助水面與水下的追蹤偵測任務。由於從去(2024)年下半年,多次傳出波羅的海海底電纜遭破壞之後,部份北約組織國家認定是俄羅斯蓄意所為,北約會員國則特別加強這個海域的巡邏任務。
-
英國新創檢驗microRNA 可套入AI模型測出12種癌症
|全球大腸癌在許多國家的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往往已經相當後期。英國一家新創企業目前研發中的技術,以測量血液中小分子核醣核酸的數量與特徵,使得這些常見癌症能更早期被篩檢出來,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
AI虛擬角色跨足多元領域,重塑職場與日常生活【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藉助建模與動畫技術,以及會深度學習的大語言模型等科技,現在很多領域都會創造AI角色。醫療界已經有AI衛教師,可以用族語來跟原住民溝通;媒體界也將有AI手語新聞主播報氣象,甚至在重大災難時,即時用手語傳達逃生訊息。這些AI角色是怎麼生成,又是如何和人類協作、執行任務?
-
赫庫蘭尼姆古卷軸因火山灰碳化 科學家以X光技術成功解密
|全球流傳千年的古文物典籍,向來是考古與歷史學界相當有興趣的研究對象。例如公元第1世紀,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毀滅的赫庫蘭尼姆古城,在18世紀被考古團隊找到1800多份卷軸,但因完全碳化而無法解讀。直到21世紀才有許多歐美學術單位,他們運用X光,配合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慢慢挖掘出這些卷軸當中的秘密。
-
使用AI解讀燒焦變形古文獻 研究團隊成功解密古羅馬卷軸
|全球AI人工智慧又立大功,這次是協助解讀古代文獻。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在昨(5)日宣布,首次掃描一份燒焦變形的古羅馬卷軸得出影像。學者推斷,他們可能發現了一位哲學家的新作品。
-
台科大研發「數位護聲符」 盼防堵AI語音詐騙
|文教科技在過年期間也要留心詐騙,有台科大學生研發了一款APP「數位護聲符」,可以辨別音檔是不是AI合成,還能把言論印上「音訊浮水印」,防止被造假利用,不過系統仍會受到環境音等干擾,降低了準確度,團隊也還在努力讓APP能在通話過程及時判斷,力拼半年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