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
-
雲林斗六擬擴商圈人行道 商家憂影響生意赴議會陳情
|地方為建構安全道路人行道防護路網,近期雲林縣斗六市公所提出「民生南路人行道改善計畫」,預計花費4900萬元進行建置人行道擴大人行空間,民眾看法兩極。而沿線多家商家表示反對,認為民生商圈車流量大,若因改建人行道勢必造成交通壅塞,今(13)日上午前往雲林縣議會陳情。對此斗六公所則說會再與店家積極溝通,但行人安全更重要。
-
台南東區人行道進行改善工程 變電箱擋道行人空間仍受限
|地方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沿線人行道長期受到花盆、機車及變電箱占用,市府爭取預算改善,但沿線近百個變電箱,需要等到捷運藍線施工落墩後才能遷移,而藍線規劃明(2026)年底才能動工,行人空間仍受壓縮。
-
幹道燒紙錢、人行道搭棚架停車 宗教團體:延續以往方式
|地方高雄有宗教團體昨(31)日辦理祭祀活動,雖然申請了路權,卻在重要幹道上露天燒紙錢,甚至傳出在人行道搭棚架,要居民把車停在下方、結果遭警方開單。市府表示,將派員稽查、開罰,而宗教團體則回應,當天是延續以往的辦理方式,但如果有違規都會配合辦理,而民眾的罰單也會代為繳納。
-
電動代步車事故多消基會籲修法 交通部:年底提電動滑板車指引
|生活綠色運輸趨勢下,道路上有愈來愈多像是電動滑板車、電輔車等的電動代步工具,但消基會直指法規不完善、執法未落實,陸續已有多起事故,呼籲政府盡速修法規範,避免車種多亂相也多,而交通部回應,對於電動滑板車規範,年底前將提出指引,讓地方政府作為管理參考。
-
電動代步車屬「行人輔具」台東社區辦闖關宣導長輩用路安全
|地方高齡長輩使用的電動代步車目前屬於行人輔具,需要遵守行人的交通法規在人行道使用,不過鄉下地方很少人行道,電動代步車要靠路邊使用,不少長輩可能會不注意一不小心發生意外。台東縣鹿野鄉龍田社區舉辦九九重陽節活動,其中一項是電動代步車安全宣導活動,特別規畫模擬監理站考照模式的趣味闖關競賽,讓長輩更瞭解使用電動代步車上路的安全。
-
從交通設計到用路文化,公館圓環拆除的反思!【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北市連七年交通肇事件數第一的公館圓環,於9月29日已改成正交路口。這場耗時20年的爭議卻沒有停止。獨立特派員整理四大爭議:改正交是否能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降低肇事數、填平公車與行人專用地下道、行車效率變好或變差、在地居民交通動線受限。
-
高雄夜間郵局屢見人行道違停 警:9月取締達192件
|地方高雄郵政總局有提供夜間郵局服務,但有許多人違規把機車停在人行道,昨(30)晚有民眾目擊,違者騎士聽到員警在外取締,湧出郵局移車,還行駛在人行道上與行人錯身而過,相當危險。警方說上(9)月周邊取締交通違規達192件,後續還會加強取締、宣導。
-
南橫東段300居民受困 布農青年組揹工團送物資
|地方南橫公路東段中斷第7日,公路局已經搶修出人行通道,暫時解除孤島危機;台電28日晚上,也緊急搶修恢復利稻和霧鹿村的供電。但受到交通影響,山區300多位村民受困,在山下的布農族青年號召組成揹工團,揹著發電機用油以及民生物資,走將近6公里的山路,送物資給山區的村民。
-
北市公館圓環施工進度超前 9/29改正交路口
|生活公館圓環拆除進度超前,北市府今(25)日宣布將於下週一29日正式改成為正交路口,有轉向需求而行駛路側的公車路線將進入專用道,另外汽機車動線也有所改變,請用路人要注意新的號誌。
-
台南椰道53棵樹全移除 陪伴居民30年走入歷史
|地方丹娜絲颱風摧毀台南多處路樹,南區大林路上的52棵華盛頓椰子樹與1棵黑板樹屹立不搖,至今已陪伴在地居民30年,但是大林路將重新規劃車道與人行道配置,市府也顧慮椰子葉掉落打傷人的隱憂,從6月下旬起陸續移除椰子樹,今(16)日全數移完,也有部分居民趕來拍照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