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
-
NCC委員4人選全遭藍白封殺 會內剩3委員續停擺
|政治立法院今(7)日進行NCC人事同意權投票,在藍白人數優勢下4位人選都被封殺。由於目前NCC只剩下3名委員,無法開會做成決議,持續部分停擺狀態。國民黨團喊話,NCC人選應該要邀請在野一起推薦。不過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不是沒有遞出橄欖枝,但沒有得到任何善意回應,會重新思考合作模式。
-
藍白立委聯手投下不同意 NCC人事案4提名人選全遭否決
|政治立法院今(7)日上午表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人事同意案,在藍白立委全數投下不同意票下,最終包含主委蔣榮先、副主委程明修與委員黃葳威與羅慧雯等4名被提名人,均無法取得過半數同意票門檻,全數遭到否決。
-
立院審查NCC正副主委提名人 蔣榮先提AI法規等期許
|政治國家通訊委員會NCC包含主委等4名委員,從去(2024)年8月起懸缺至今,而在行政院今年7月提出名單後,今(20)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正副主委被提名人成大資工系教授蔣榮先、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程明修。蔣榮先表達將研擬AI法規等4大期許,並強調會讓NCC更符合社會期待。
-
800高壓清洗機送達花蓮 盼加速災區清淤
|地方花蓮災區搜救工作持續進行,截至今(27)日早上9時,統計有15人死亡、7人失聯、78人受傷。另一邊環境清理工作也沒有停下腳步,光復鄉衛生所正在努力清淤,希望趕快恢復作業,保障鄉民健康。好消息是,有800部高壓清洗機已經送抵花蓮,將會分配到相關單位供災民使用,清淤速度可望再加快。
-
傅崐萁質疑堰塞湖未採爆破 農業部:恐引山體大規模崩塌
|生活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水量雖然已在消減,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質疑,為何中央先前不願用爆破解決,農業部今(25)日回應,專家會議之前就評估過,爆破拆除可能會引發周邊山體更大規模的崩塌,而且考量當時壩體不穩定,虹吸和壩頂降挖都難以進行。有學者分析,目前要以人為消解堰塞湖的難度高,應該聚焦在精準監測,評估擴大撤離範圍,透過預防措施降低災損。
-
AIT提台灣地位未定 學者:美反制中國模糊台主權
|兩岸中國對台從多層面打壓,還頻頻試圖模糊台灣主權。不過繼美國在台協會公開指稱,中國刻意曲解二戰時期文件,且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三大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最終政治地位後,美國國務院隨後也口徑一致,駁斥中國聲稱對台灣擁有主權的論調。有學者分析,美方用意是在反制中國企圖透過法律戰,模糊台灣主權,但實際上美方對台政策仍保持一貫立場。
-
史上最大罷免全未過關 選後政局如何變化?
|政治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罷免今(23)日落幕,包含823投票的7名立委罷免案在內,31件國民黨立委及1件新竹市長罷免案皆未過關。學者認為,726投票確實對第2波罷免產生連鎖效應,而「完封」結果可能敲響民進黨的警鐘,也使藍白合更穩固。不過學者也強調,即使罷免浪潮並未改變立法院結構,仍有其歷史意義。
-
北市府推大專院校租金地圖 民團籲內政部精進租補數據
|生活再過1個月就要迎來大學開學季,北市府推出大專院校租金地圖,統整31所學校、周邊1公里內近1年租賃實價登錄資料,協助北上學子租屋不踩雷。不只台北市,外縣市的學區也可以利用內政部實價登錄平台查詢。不過房產專家表示,實價登錄平台樣本數少,建議多利用內政部公布租屋補貼資料,會比較貼近市場租屋行情。
-
今年又有公投!台灣經歷20案全國公投 投了什麼?發揮什麼作用?提案應該被審查嗎?
|政治今(2025)年8月23日要舉行「核三重啟公投」,台灣從2004年至今已辦過5次全國公投,20案中有7案通過,議題涵蓋環境、食安、同婚、教育、能源等議題。不過中選會受理全國公投提案,從2018年的38項,下降到近幾年只剩個位數,為什麼減少?公投通過後又能改變什麼?
-
行政院公布NCC新任正副主委等4提名人選 其中1人為國民黨籍
|政治行政院今(31)日公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NCC)4名新任委員提名人選,分別為主任委員蔣榮先、副主委程明修,以及2名委員黃葳威、羅慧雯。4位提名人中僅程明修為國民黨籍,其餘3人皆為無黨籍。行政院表示,人選已考量政黨及性別比例,盼立法院盡早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