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詐
-
NCC人事案今辦立院公聽會 在野重申會嚴審
|政治NCC委員人事案延宕超過1年,政院7月底再提名蔣榮先等4名學者擔任委員,今(28)日舉行公聽會,在野黨再次重申嚴審立場,與會的學者專家則希望,NCC委員快點補齊,才能做好打詐以及保障廣電業者換照等權益。
-
控官方打詐數據忽略145萬移工 民團籲建立友善通報機制
|社福人權政府加強力道打詐,但目前官方數據忽略多達145萬的移民工,南洋台灣姊妹會歷時1年完成全台首份針對移民與移工詐騙風險的制度性調查,顯示網購是最常見的詐騙類型,遇詐時選擇報警的比例偏低,而許多移民工不只是因為太單純或缺乏警覺,很多時候是沒有選擇的權利。
-
賴清德出席警察節慶祝會 強調打詐掃黑與執勤安全
|政治6月15日就是警察節,總統賴清德今(12)日前往警政署出席慶祝大會,除了致贈慰勉獎金、感謝人民保母一直以來的辛苦,也對28位全國模範警察與眷屬頒獎。致詞時,賴清德也不忘特別強調掃黑打詐與執勤安全的重要與決心。
-
詐防中心警遭騙千萬 刑事局:該員不負責詐欺業務
|社會一名50多歲警察受騙股票投資,在2、3個月內6度提款損失1000多萬,他的服務機關更爆出在刑事局的「詐騙犯罪防制中心」,但刑事局回應,該名員警曾在詐防中心支援半年,處理庶務行政工作,並未涉及詐騙業務,目前已回到保一總隊。另外,第一銀行宜蘭分行則有多名員工疑似替詐騙集團開立人頭帳戶遭到約談,其中副理經複訊後以80萬交保,並配戴電子腳環,全案朝詐欺、《銀行法》等罪嫌偵辦。
-
全球詐騙廣告橫行 Google用AI偵測最新趨勢
|社會全球詐騙廣告橫行,Google今(25)日發表年度廣告安全報告,指出全球去(2024)年就有高達688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台灣去年GDP的86%;Google也發展利用AI幫忙打詐;數位發展部則強調,透過政府訂定清晰的策略以及公私部門合作,加強打詐力道。不過,國內詐騙案例仍頻傳,台東就出現婦人網路交友詐騙,所幸匯款時及時被行員以及警察攔阻。
-
詐團用名人當噱頭 誘民眾下載假投資App
|社會黃仁勳等名人又被詐騙集團濫用在假投資廣告上。警方調查,國內的兩大幫派共組詐騙集團,吸收未成年做車手,以名人當做噱頭,把人邀入LINE群,引誘下載假的投資App,只要被害人匯錢,還會送燕窩禮盒;初步清查有5位民眾受害,損失超過6000萬,甚至詐騙手法再進化。警方也提醒,QR Code的使用必須留意,無論主動掃描或是提供收款碼,都有被詐騙集團利用的風險。
-
詐騙案件數連年攀升,打詐面臨哪些挑戰?【獨立特派員】
|社會詐騙集團手法花招百出,統計最近5年,詐騙案件數持續攀升,財損金額到2024年已經高達502億,是5年前的11倍。雖然今年1、2月有稍微下降,但詐騙問題依然是社會的嚴峻課題。去年政府三讀通過打詐新四法,詐欺犯罪最多關12年,最重罰3億元,但第一線警方,卻面臨人力不足的困境。
-
詐團「關懷表」避責新招 要被害人承諾交易未違背意願
|社會228連假結束後詐騙又有所動作,3月初的這幾天單日財損都超過1億,甚至刑事局日前破獲的單起詐欺案,被害人受騙假投資陷阱,再被誘騙與特定融資公司抵押房產借貸,光是被騙的20多人損失就超過1億2000多萬。警方更發現,不法集團會提供客戶關懷表,要求被害人承諾交易沒有違背意願,企圖藉此規避責任。
-
泰緬中聯手打詐 緬邊防部隊將釋7千人含25台人
|全球泰國、緬甸和中國聯手打擊緬甸詐騙園區,詐騙集團陸續釋放各國受害者。緬甸克倫邦一支邊防部隊表示最近將釋放7141人,包括25名台灣人,但並未確認日期。泰國總理強調,打詐還沒完,但泰國國防部回應,各國駐外單位得先確認這些人的身分,才會透過泰國遣返回國。
-
雲林男子陷愛情投資詐騙損失千萬 與警聯手逮犯嫌
|社會為讓民眾更了解最新詐騙手法,警政署設立165打詐儀表板,雲林就有受害者從中發現自己陷入假愛情交友投資,損失1000萬而向警方報案,經警方鎖定身分攻堅將犯嫌逮捕,全案依詐欺、洗錢防制條例等罪移送地檢署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