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
-
美關稅衝擊藥品供應鏈 衛福部祭4大策略防缺藥
|生活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全球藥品供應鏈,因此衛福部祭出4大策略應對,尤其針對藥品的庫存。不過也有立委提醒,衛福部要正視健保砍價和缺藥的惡性循環,以及本土量能不足等問題。
-
邱泰源對新冠快篩鋪貨不及致歉 疾管署澄清不缺藥
|生活國內疫情升溫,從新冠藥物到家用快篩試劑都傳出缺貨,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9)日上午對鋪貨不及表示抱歉,他說因為生產鋪貨過程差了一兩天,但這週能夠鋪貨60萬劑,下週的鋪貨量將有120萬劑。疾管署則澄清,目前的公費抗病毒藥物庫存、配置與效期都充裕無虞,其中在第一線最常使用的口服藥物「倍拉維」,還有45萬多人份,沒有缺藥的狀況。
-
川普祭最惠國政策調降藥價59% 台灣藥界憂造成缺藥等問題
|生活美國總統川普12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承諾調降藥價59%,引發台灣藥界擔憂。專家示警,藥廠為了配合美國「藥價最惠國」政策,恐調漲其他國家藥價,而且台灣健保習慣以較低價格給付「原廠藥」,部分藥廠可能退出台灣市場。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更提醒,新藥影響最顯著,恐出現延後上市狀況。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有藥品監測系統會確保庫存充足。
-
美國關稅恐衝擊藥品 醫籲建缺藥風險分級清單
|政治美國下一波關稅調整可能鎖定藥品,據健保署統計,目前健保收載藥品中,從美國進口有177項,1年約占健保費支出的10%。醫界擔心,如果製藥成本變貴,售價也會提高,造成廠商無利可圖,藥品有可能退出台灣,導致缺藥。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呼籲,政府應建立缺藥風險分級清單。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癌症用藥都是高單價藥品,呼籲即使漲價也不能影響患者的用藥權。
-
食藥署將禁病患處方箋傳中港澳 藥界憂:恐加劇缺藥問題
|生活為避免國人就醫、臨床試驗等個資外洩,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預告草案,限制西藥批發與零售業者將病患處方箋等資料傳輸到中國及港澳地區,最快於民國115年實施。對此,藥界強調,藥廠不會將病人個資外洩給中國,但國產藥品原物料約有5成來自中國,新法一旦通過,缺藥問題恐加劇,並批評政策不應政治化。
-
衛福部公告取消掛號費上限 薛瑞元:若聯合漲價仍可介入
|生活健保藥價新制下個月起上路,外界擔憂恐怕引發缺藥危機,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7)日邀請衛福部進行健保藥價調整專案報告,健保署表示,這次調整幅度僅有55億元,是歷年來最少,影響層面也比往年少。至於衛福部公告取消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上限,引發民眾憂心掛號費無限上漲,衛福部長瑞元強調,台灣醫療院所競爭激烈,若有院所巧立名目或聯合漲價,地方衛生局仍可介入。
-
2月已4西藥公開徵供應廠商 食藥署:非缺藥僅預防性徵求
|社福人權又傳出缺藥危機!據衛福部食藥署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統計,自2月以來已有4件西藥公開徵求供應廠商,包括治療慢性肝炎的干擾素、抑制皰疹病毒感染的針劑藥物等。不過食藥署回應,部分原廠藥可能因國際航班延遲等因素,因此啟動預防性公開徵求,目前並未缺藥。
-
紅海危機致航運受阻缺藥 食藥署:僅9種藥品無替代
|生活近年來國內不時傳出缺藥消息,根據食藥署最新盤點,目前國內只有9項藥品是真正缺藥,且沒有替代藥物,已經陸續徵得替代藥品專案製造或輸入。衛福部長薛瑞元強調,因為紅海危機,航運受阻,原廠藥送不過來,如果跟健康有關,民眾還是堅持使用原廠藥,可能影響健康。
-
基層診所藥局缺抗生素 食藥署:全球藥品供應鏈失衡
|生活為解決國內缺藥問題,衛福部在今(2023)年4月成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不過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和基層藥師30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批食藥署沒有主動查核機制,對於基層診所藥局缺抗生素毫無積極作為,甚至監察院提出要求檢討改進,至今地方缺藥、中央仍不知。
-
全球缺藥危機 食藥署修法增481項必要藥品
|生活因應全球缺藥危機,食藥署在11月1日修正《藥事法》第27條之2必要藥品清單,擴大必要藥品的品項、共有481項,其中又以抗感染藥品、抗腫瘤、免疫調節劑及心血管藥品為新增最多的前3項類別,並同時提醒藥商,應提早6個月通報缺藥,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