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
-
食藥署增114項必要藥品 藥商未提早通報缺藥最高罰30萬
|生活食藥署7月17日預告修正「藥事法第27條之2必要藥品清單」,將新增114項必要藥品,同時提醒藥商應提早6個月通報缺藥,否則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元。
-
兩款過敏性鼻噴劑短缺 基層診所被迫以藥易藥
|生活台灣持續面臨缺藥問題,儘管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已經成立,但像是艾敏釋和內舒拿兩款鼻噴劑還是缺藥,導致不少基層診所、藥局只能以藥易藥,有藥師認為,廠商沒有提前向政府通知藥品短缺,政府應依據《健保法》停止健保給付1年,或乾脆讓廠商退出健保,全面改用指示藥,否則未來將不斷發生缺藥問題。
-
15款抗生素提重議價僅1款排入討論 醫界憂引缺藥危機
|生活國內缺藥問題仍未解決,傳出有15款抗生素向健保署申請重新議價,但目前僅有1款藥物排入「藥物共擬會」討論調價,醫界擔心恐怕引發缺藥危機。基層藥局更發現,有多款第一線抗生素全台大缺貨,目前只能跟同業互相支援,「以藥換藥」苦撐。
-
台灣缺藥多嚴重? 一文看懂如何運用缺藥通報平台
|生活全球缺藥嚴重,4月11日起台灣建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不過民眾黨立院黨團18日指出,基層藥局每天仍缺2至3種藥品,認為該平台只是被動接收缺藥通報。究竟缺藥問題如何解?民眾或業者缺藥時,如何運用「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
-
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正式成立 需於6個月前提缺藥通報
|社福人權為了解決藥品短缺問題,衛福部正式成立跨部門的「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整合5大類用藥平台,業者如果發現可能有缺藥問題,必須在6個月前提出通報,而食藥署未來也會每2週更新1次通報件數與處理情形。
-
衛福部設藥品供應通報中心 發函促醫院與藥房全面盤點通報
|生活為避免藥物短缺影響民眾用藥及醫療權益,衛福部上(3)月底啟動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涵蓋了西藥、中藥及傳染病用藥等5大範疇,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強調已經發函各醫療機構、藥局等,要求即時盤點、通報最新缺藥狀況,預計下週召開記者會說明。
-
藥品通報中心試辦 促院所即時點清欠藥數量
|為避免缺藥事件重演,衛福部3月底啟動「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涵蓋西藥、中藥、兒童困難取得藥品與醫材、罕病特殊營養品及緊急藥物,公費疫苗及傳染病用藥等5大範疇。讓各醫療機構、藥局等,可即時盤點、並通報最新缺藥狀況。衛福部次長 王必勝:「當今天如果藥品 缺藥有通報進來,我們會先由臨床藥學會來幫我們判定,它是屬於是一種個人的問題,還是系統性的問題。那目前有10件缺藥的通報,有5件已經處理完成,還有5件
-
國內缺藥情況未解 醫籲政府應視為國安問題
|社福人權國內缺藥情形不見趨緩,甚至有職業藥師形容是30年來最大缺藥潮,有基層小兒科醫師反映,現在能叫的藥量很少甚至叫不到,呼籲政府應把缺藥風波視為國安問題做短中長期整體的考量。
-
缺藥問題延燒 慢性處方箋難領惹民怨
|生活缺藥問題持續延燒,有不少民眾為了領慢性處方箋,跑了很多家藥局才領到藥抱怨連連,即使藥師告知可換藥,不少人也會拒絕。藥師認為,缺藥是因價格受制於健保藥價,政府應該讓藥價,回到完全自由的市場機制,醫師公會全聯會也說,藥費若不合理管控,恐排擠其他醫療支出。
-
因應缺藥潮 健保署:近期短缺藥品不調整價格【更新】
|生活部份社區醫院出現缺藥狀況,衛福部今天說明因應措施,首先針對臨床需求比較高的品項,協助業者增加產能,而在中期規劃,將會設立「防止缺藥處理中心」,加強藥品供應,以及替代藥品的資訊傳遞,另外,今年通報缺藥的88項、將不予調整藥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