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
預期關稅效應浮現 WTO下調明年貿易成長至0.5%
|全球世界貿易組織下修明(2026)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成長預測到0.5%,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可能帶來的衝擊。同時川普再宣布,11月1日起對外國進口中重型卡車要加徵25%關稅,直接對加拿大、墨西哥造成壓力。加拿大總理卡尼7日親自到白宮與川普協商;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也憂心表示,即便有美墨加貿易協定,卡車關稅對墨西哥打擊更大。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台灣紀錄過88處堰塞湖 最嚴重潰決釀小林滅村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其實台灣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容易因地震或豪雨引發的山崩與土石流,阻斷河道水流形成堰塞湖,今年的馬太鞍溪與雲林草嶺皆是在颱風後形成堰塞湖。自1970年以來,台灣至少有過88處堰塞湖,最嚴重曾在潰決時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學者指出,堰塞湖的形成時間與地點仍難以準確預測,使得災後即時應變成為防災關鍵。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今年出口預計達5892億美元 經濟成長率上修至4.45%
|產經主計總處今(15)日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8.01%,預測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4.45%、上修1.35個百分點,同時預測明(2026)年經濟成長2.81%。
-
破解千年之謎 AI助攻凱撒墓誌銘研究
|全球科技走進歷史,AI也開始讀古文。谷歌在英國的子公司「深智科技」正與數十位歷史學者合作,訓練一套名為「伊尼亞斯」的人工智慧,試圖要破解凱撒陵寢內的墓誌銘,這是一道跨越千年的歷史謎題。《紐約時報》甚至指出,人工智慧若要邁向未來,就得先解答過去。
-
主計總處公布Q2 GDP達7.96% 全年是否保3仍待觀察
|產經主計總處公布今(2025)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遠優於預期,未經季節調整為7.96%,創4年同期新高。不過,全年GDP是否「保三」,主計總處一改樂觀態度,強調官方預測,要等到關稅公布後,待8月15日才會公布。
-
關稅談判未出爐 台經院預測GDP有望保3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尚未公布台灣稅率,25日上午副總統蕭美琴和經濟部長郭智輝出席活動,表示談判團隊4度赴美談判,幾乎24小時不間斷努力當中,8月1日就會出爐;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則是點名汽車產業可能因為關稅政策被影響。另外,台經院發布最新景氣預測,2025年GDP有望保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