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
-
中國擬建造5座水力發電廠 下游國家憂水源遭攔截
|兩岸中國再度因為跨國河流水源問題,與下游國家發生爭議,這次是南亞的印度與孟加拉。中方於19日正式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預計建造5座水力發電廠,發電量將達長兼三峽大壩的3倍。但除了沿線可能造成對生態體系的破壞,引起環保團體關切,下游的印度與孟加拉,也擔憂水源遭中國攔截。另外,工程路線非常接近喜馬拉雅山斷層帶,未來如果發生大地震,沿線各地都難以倖免。
-
旅團包船玩小琉球SUP 控業者重複接單併團及教練不足
|地方屏東小琉球近年遊客日益增加,也因此出現部分爭議。有旅行團成員發文指控,他們27日花3萬5000元包船出海玩,業者卻出現重複接單、意圖併團及救生教練疑似不足等狀況,3小時行程最後1小時半草率結束。對此業者反駁是不實指控,雙方各說各話,最後以業者折扣3000元,才了結這場爭議。
-
台東活水湖7月重新開放戲水 縣府委民間管理增救生員
|地方台東市有一座天然活水湖,平常就有民眾來游泳玩水,但是整座湖有1.2公里長,過去經常發生溺水。縣府5年前禁止未經申請的民眾下水游泳,可是活水湖是開放的場域,根本禁止不了民眾下水,縣府也一直辦理招標委外經營管理,但找不到廠商投標。今(2025)年改用委託民間維護管理方式,圍起標準游泳池範圍場域並指派救生員,7月1日開放讓民眾來戲水,希望用管理代替禁止,提供民眾戶外戲水的安全場所。
-
台灣沿海溺斃事故頻傳 國海院GoOcean App可判斷海況
|生活台灣周邊海域近期溺斃事故頻傳,民眾常因誤判或不熟當地海況而溺水,或被海流帶走。為此,各沿海縣市都有相關防範措施,但其實國海院在2023年底也有開發GoOcean App,將各地浪高等數據轉譯成簡單的燈號,甚至能細分運動種類,方便民眾個別判斷海域現況及下水風險。不過,多數民眾並不了解,普及率待提升。
-
宜蘭「螃蟹冒泡」湧泉區禁下水 民眾無視禁令戲水、洗衣洗菜
|地方夏天到了,宜蘭湧泉豐富成了民眾消暑勝地,但也產生不少亂象,像是員山鄉知名景點螃蟹冒泡生態池,公所公告禁止戲水、洗衣洗菜,但還是不少民眾無視公告;另外,阿蘭城湧泉的水利設施也禁止戲水,有民眾還是會下水游泳,讓禁令形同虛設。
-
北韓驅逐艦下水翻覆 官方證實拘捕4官員究責
|全球北韓上週有1艘驅逐艦舉行下水典禮,以側面下水時船體底部被壓毀,導致船身失去平衡而翻覆。金正恩痛批這是一件「犯罪行為」,北韓官方媒體則是一方面企圖淡化軍艦的損毀程度,一方面把責任歸咎於相關人員「太粗心又不負責任」。到今(26)日為止,官方已經拘捕4名造船廠的官員。
-
-
紀錄片《企鵝之謎》耗時2年 捕捉皇帝企鵝寶寶首次下水
|全球為了喚起民眾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國家地理頻道推出《企鵝之謎》紀錄片,片中揭露許多皇帝企鵝不為人知的祕密,包括拍到企鵝寶寶第一次下水,從16、17公尺高的冰層一躍而下的畫面。皇帝企鵝生存的南極海冰,目前正因為全球暖化迅速消融,這也讓皇帝企鵝的未來岌岌可危。
-
七星潭下水禁令遭撤銷仍設告示 水上運動玩家抗議花蓮縣府違法
|地方花蓮七星潭海域從2017年公告禁止水上遊憩活動,台灣開放水域聯盟等多個團體力爭開放,跟縣府打行政訴訟。官司纏訟3年,行政法院裁定花蓮縣府公告無效,但相關禁令依舊未撤銷,引起水上運動玩家不滿,到縣府大門口抗議。
-
長濱艦今交船、蘇澳艦命名下水 卓榮泰:守護藍色主權
|政治今(10)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參加海巡新艦艇交船及下水典禮,期許海巡能繼續維護灰色地帶安全、捍衛國家主權。尤其近年來,台灣海纜斷纜事件頻傳,引發外界關注,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表示,台灣99%網路頻寬都依賴海纜,加上承受的境外勢力壓力明顯高於其他國家,海纜斷纜應被視為「國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