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北韓朝日本海發射多枚巡弋飛彈 南韓:彌補驅逐艦下水失誤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韓22日上午朝著日本海方向發射了數枚巡弋飛彈,韓國政府與媒體認為這是為了挽回前一天21日,新型驅逐艦下水時重大意外而失去的顏面。

這是今(2025)年4月間,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西岸的南浦,主持新型驅逐艦下水的情形。

軍艦編號51,並以二次大戰期間的抗日名將「崔賢」來命名,是北韓第一種使用相位陣列雷達以及垂直飛彈發射系統的軍艦。

韓國與各國專家從衛星照片判斷,21日在東北部清津傳出下水意外的,是這款軍艦的第2艘,但編號與艦名不詳。

根據北韓官方朝鮮中央通訊社的消息,驅逐艦下水方式以側面方式進行時,船尾部份的滑板先行脫離,造成船尾破損、船身失去平衡,同時船首沒有脫離岸上的平台。

現代大型船隻下水,如果是好幾萬噸甚至10萬噸以上的貨輪、油輪,仍舊以船尾先下水的方式滑入水中。而體型小一點的貨輪和1萬噸以下的軍艦,則經常使用這種側面方式下水。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楊旭分析,「側面下水的方式是為了因應極為有限的空間。特別是隨著軍艦噸位越來越大,船尾下水的方式很難讓船隻回復浮力,因此各國經常使用側面下水的方式。事實上,側面下水適用於中小型船隻。但軍艦體型越來越大,各國海軍偏好安全的方式。例如先把船推進乾船塢再放水進來,而不是先前提過的船尾或側面下水。」

像是對於船身平衡更為敏感的潛艦,就以乾船塢的方式進行下水。韓國專家指出,北韓可能缺乏側面下水的執行經驗,因此造成這次的事故。北韓官方媒體則說,金正恩對此表達震怒,點名黨中央委員會、國家科學院、中央船舶研究所與清津造船廠等單位,必須為事故負責。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