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川金會

  • 打破病危傳聞 金正恩睽違20天公開露面

    |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神隱多日,有風聲說他生病過世。不過北韓官媒朝中社報導,金正恩出席磷肥料工廠的完工,並附上相關照片,顯示金正恩依然健在。 滿面笑容神采奕奕地拍著手,身旁坐著的是妹妹金與正。北韓官媒朝中社釋出領導人金正恩,出席順川市磷肥料工廠的竣工儀式,後方看板寫著2020年5月1號,等於打破了之前金正恩死亡和病危的相關傳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號引述美國官員消息,指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接

  • 批美不放棄敵對 北韓揚言再推新戰略武器

    |地方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今年元旦首次沒有公開發表新年談&#35441

  • 伊朗外長薩利夫被美國列入經濟制裁名單

    |

    伊朗外交部長薩利夫,成為美國的經濟制裁目標。美國財

  • 川金三會後 美國、北韓7月重啟非核談判

    |

    (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6月30號戲劇性的跟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分隔南北韓的非軍事區會面,這也是川金兩人第三次正面交手。美國國務卿龐佩奧證實,美國跟北韓將在7月份重啟非核化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美國當地時間6月30號,搭乘空軍一號專機返回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再搭乘陸戰隊一號直升機返回白宮,正式結束這趟日本大阪G20峰會之行,以及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南北韓非軍事區的第三次會面。在回

  • 《韓戰:不曾結束的戰爭》探討北韓核武問題

    |

    第二次川金會在越南舉行,不過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對北韓來說,核武有多重要?為什麼無法放棄?有一部紀錄片叫《韓戰:不曾結束的戰爭》,便在探討這個議題。 1950年至1953年歷時三年的韓戰,雙方陣營損失百萬多名將士,在朝鮮半島上殺的你死我活,造成許多無辜百姓流離失所,最後沒有勝負又回到原點的一場戰爭。 前中情局分析師金成美解釋,「北韓完全戰敗,建築物全倒:南韓也完全戰敗,中國折損了百萬條人命,毛澤東

  • 首次川金會將滿一年 北韓批美背棄協議

    |地方

    (圖/美聯社)   就在第一次川金會即將滿一年,北韓批評美國背棄了簽下的協議,要求美國改變,還強調北韓的耐心是有限的。 在民眾的歡呼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帶著妻子李雪主與妹妹金與正,出席了大型藝術表演活動。距離去年新加坡川金會即將滿一年,北韓政府4日卻透過國營媒體,放話批評美國單方面施壓,背棄第一次川金會的協議。 北韓央視主播表示,「很遺憾看到美國,在過去一年中以武力消滅我們的計劃,變得更加毫無掩

  • 首次川金會將滿一年 北韓批美背棄協議

    |地方

    (圖/美聯社)   就在第一次川金會即將滿一年,北韓批評美國背棄了簽下的協議,要求美國改變,還強調北韓的耐心是有限的。 在民眾的歡呼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帶著妻子李雪主與妹妹金與正,出席了大型藝術表演活動。距離去年新加坡川金會即將滿一年,北韓政府4日卻透過國營媒體,放話批評美國單方面施壓,背棄第一次川金會的協議。 北韓央視主播表示,「很遺憾看到美國,在過去一年中以武力消滅我們的計劃,變得更加毫無掩

  • 川金二會破局 南韓媒體稱金正恩處決5外交官員

    |

    (圖/美聯社)   根據南韓媒體披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今年2月的「川金二會」破局之後,就開始整肅相關官員。包含安排川金會的國務委員、金赫哲等5名外交部官員,都在3月被槍決。至於被視為金正恩左右手的親妹妹金與正,也被剔除在權力核心的政治局之外。 這是今年2月的二度川金會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返回平壤的情形,和過去幾年的公開場合一樣,金與正面帶笑容,跟在金正恩的身邊。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北韓的媒體報導

  • 川金二會破局 南韓媒體稱金正恩處決5外交官員

    |

    (圖/美聯社)   根據南韓媒體披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今年2月的「川金二會」破局之後,就開始整肅相關官員。包含安排川金會的國務委員、金赫哲等5名外交部官員,都在3月被槍決。至於被視為金正恩左右手的親妹妹金與正,也被剔除在權力核心的政治局之外。 這是今年2月的二度川金會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返回平壤的情形,和過去幾年的公開場合一樣,金與正面帶笑容,跟在金正恩的身邊。英國每日電訊報分析北韓的媒體報導

  • 金正恩抵海參崴 今與蒲亭首度會晤

    |地方

    (圖/美聯社)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經抵達俄羅斯,將在今天和俄羅斯總統蒲亭會面,展開他任內首度,也是兩國之間睽違8年的外交會談。專家分析,在越南川金會談判破裂後,金正恩將會以經貿利益為主題,期盼獲得合作國家支援。 受到軍樂隊演奏歡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代表團,24號搭乘專用火車抵達俄羅斯遠東城市海參崴,將在當地時間25號下午一點,和俄羅斯總統蒲亭,在「遠東聯邦大學」舉行雙邊會談,貿易和非核化預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