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廢棄物
-
台中關查獲千噸廢棄物 嫌犯欲運往東南亞遭攔截
|地方環保犯罪已經結合跨境,關務署與台中地檢署等單位合作,在台中關邊境查獲56個貨櫃的廢塑膠混合物,總重1000公噸,連姓與林姓為首的不法集團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方式,意圖違法輸出廢塑膠混合物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皆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遭檢方起訴。
-
丹娜絲颱風釀嘉縣雞舍倒塌 逾10噸具致癌風險石綿瓦碎落
|地方嘉南地區受到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有養雞場因為雞舍倒塌,導致大量有致癌風險的石綿屋瓦碎落一地;台南學甲則有里幹事因為屋頂修繕問題,跟里長、里民發生衝突,還發生有人假借修繕屋頂,跟受災戶收高額訂金後就失聯。
-
丹娜絲毀全台33處光電案場 環部:僅部分地點錳背景值超標
|環境這次颱風讓西南沿海的太陽能光電板受損嚴重,經濟部統計,共有33處光電案場受損,其中嘉義最為嚴重,大約11萬多片光電板破損。另外外界擔心是否有食安疑慮,目前檢驗魚塭的水質後,發現除了部分地區因為背景值的錳偏高、超標,其他數值都符合標準。
-
島在現場》 守護台南七股廢棄鹽灘地的小燕鷗【我們的島】
|地方黑、灰、白相間的小小身影,藏身在沙地與瓦礫中,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牠們的身影。牠們是從南半球來臺避冬的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是臺灣少數的夏候鳥。小燕鷗4至8月在台灣繁殖育雛,幼鳥孵化後在8月起陸續跟隨成鳥返回南半球。 小燕鷗在臺灣主要出現在臺中大肚溪口、宜蘭和平溪口、臺南曾文溪口等地區,喜好砂礫灘地混雜、平坦且開闊的地形,並以附近河口、魚塭內的魚類為主食。台南七股地區鹽業沒落後,廢棄鹽田逐漸增加,存留的沙地、魚塭兼顧了繁殖和捕食需求,成為了不少鳥類的棲息地,例如燕鴴、高蹺鴴、東方環頸鴴等鳥類都來此繁殖。
-
島在現場》台南嶺南里民反對東原土資場設立,認為斷層風險、地下水隱憂仍在【我們的島】
|地方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近日不平靜。當地居民沒想到昔日為了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舉起抗議標語,十多年後,又要再度舉起抗議牌。只不過這次抗議的對象,從掩埋場變成土資場。
-
圖解議題》廢清法修法|重點整理【我們的島】
|環境想收到最新推播,加入我們的島line社群 1974年制定的《廢棄物清理法》,繼2017年修法之後,事隔八年再度修法。環境部在2025年5月底預告修正《廢棄物清理法》 部分條文草案,對不法業者加重刑度,以及整合再利用管理的事權及管理規範,目前正在預告期間60天內,截止日為7月28日,收集各界意見後,送至行政院審查通過後,再送立法院審查。我們的島整理這次《廢清法》的修法重點如下:
-
有「廢」難清:廢清法啟動修法,廢棄亂象有解嗎?【我們的島】
|環境從台南學甲到彰化芳苑,各地魚塭或是農地遭到非法棄置廢棄物的事件頻傳,2025年5月底環境部推動《廢清法》修法,任意棄置廢棄物將加重刑責,未來事廢再利用的規範與管理,交由環境部統籌.....
-
-
茭白筍之鄉|水源地遇上掩埋場【我們的島】
|環境南投縣埔里鎮,擁有台灣八成以上的茭白筍產量,且以清澈、甘甜的水質聞名。然而,在這片滋養無數農作物的水源上游,有座私人興辦的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正在申請土地變更,準備設立,讓居民十分擔心。
-
黑水虻廚餘廠開工!讓廚餘變資源、走向綠色循環【獨立特派員】
|環境黑水虻能在短時間內分解大量有機物,正逐漸成為廚餘處理的新主角。新竹縣環保局已經導入這項生物科技,用黑水虻來吃廚餘,比起傳統廚餘廠的處理程序更有效率、更省電,廚餘也可以變身有機肥料。面對日益嚴重的垃圾問題,黑水虻在循環經濟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發展還面臨哪些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