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偷拍犯罪產業化,法規與我們還能怎麼防?【獨立特派員】
|社會根據衛福部調查,台灣民眾被偷拍的終生盛行率達6.8%,大約每15人就有1人是被偷拍的受害者。隨著科技進步與影像流通的便利化,偷拍犯罪的數量和形式皆快速演變。面對這股犯罪浪潮,更需從執法、預防與制度改革等方面,尋求可能的突破與防線。
-
北約峰會現場2千名全球記者 荷蘭10歲童提問盟國領導人
|全球北約峰會稍早落幕,全世界都在關注北約未來的動向,這次峰會有來自全球2000名記者以及300多位志工即時報導最新消息,現場還有年僅10歲的荷蘭小小記者,以新世代的身分,對北約盟國的領導人提問,希望能讓兒童和青少年的聲音被世界聽到。來看公視國際記者在北約峰會現場的報導。
-
3屆金曲評審解密取捨過程 「顏社」主理人:自己想不想買是關鍵
|文教科技「入圍就是肯定,是真的。」3度擔任金曲獎評審的嘻哈音樂廠牌「顏社」主理人迪拉,接受《公視新聞網》專訪分享評審甘苦談,像是首次擔任評審時進度落後的窘境、面對陌生語種的評比難題等。若碰上不分軒輊的作品時,迪拉直言,「我會想買這張唱片嗎」是最終取捨關鍵。
-
昨暝東海岸空中雄雄一逝光影 民眾議論紛紛
|昨昏(6/19)暗7點左右,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翕著一段影像,有一逝光影出現佇半天頂,民眾就開始亂臆。東管處表示,經過航幫比對,確認是自香港直飛花蓮的飛行機。(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東海岸昨晚空中現不明強光 東管處認定為香港往花蓮航班
|地方昨(19)日晚間7時左右,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一段即時影像,拍到一道光線突然出現在夜空上,在海面上照射出清晰光影,過程長達1分多鐘。有網友從高度和亮度猜測,這可能是不明飛行物。不過東管處表示,經過比對航班,確認是自香港往花蓮的直航班機。
-
島在現場》 守護台南七股廢棄鹽灘地的小燕鷗【我們的島】
|地方黑、灰、白相間的小小身影,藏身在沙地與瓦礫中,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牠們的身影。牠們是從南半球來臺避冬的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小燕鷗,是臺灣少數的夏候鳥。小燕鷗4至8月在台灣繁殖育雛,幼鳥孵化後在8月起陸續跟隨成鳥返回南半球。 小燕鷗在臺灣主要出現在臺中大肚溪口、宜蘭和平溪口、臺南曾文溪口等地區,喜好砂礫灘地混雜、平坦且開闊的地形,並以附近河口、魚塭內的魚類為主食。台南七股地區鹽業沒落後,廢棄鹽田逐漸增加,存留的沙地、魚塭兼顧了繁殖和捕食需求,成為了不少鳥類的棲息地,例如燕鴴、高蹺鴴、東方環頸鴴等鳥類都來此繁殖。
-
島在現場》台南嶺南里民反對東原土資場設立,認為斷層風險、地下水隱憂仍在【我們的島】
|地方台南市東山區嶺南里近日不平靜。當地居民沒想到昔日為了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舉起抗議標語,十多年後,又要再度舉起抗議牌。只不過這次抗議的對象,從掩埋場變成土資場。
-
從影像中拼湊家的模樣,四位攝影師的歸鄉與告白【獨立特派員】
|生活每個人對家的定義不同,有些是一個住所、一分寄託;有些人認為家總是讓人牽掛、懷念;但對有些人來說,家可能是一個想極力逃離的地方?紀錄片導演馬立群,跟隨四位台灣攝影師的腳步,記錄他們如何透過鏡頭回望成長的土地,梳理與親人之間的情感痕跡,拼湊出心中「家」的模樣。
-
99歲艾登堡推新作《海洋》 紀錄海底美景探索生態危機
|全球英國自然紀錄片主持人兼製作人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最新作品《海洋》(Ocean),在他99歲生日當天舉行首映。這次的新片探索海洋生態危機,拍到許多珍貴的海底面貌,他希望藉由影片呼籲海洋環境雖然病入膏肓,但仍存在著一絲希望,人類不該放棄拯救海洋。艾登堡從事生態影片製作與主持長達70年,他的作品留下大量的大自然風貌,也見證攝影技術的演進。
-
島在現場》「紅樹林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審查會議|【我們的島】2025.05.12
|環境部本週一(5/12)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專案小組審查會,這次提出的版本,將適用條件限縮在兩年內無產業活動的人為濕地,也就是像養殖池、埤塘、鹽田等環境、以及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布之生長棲地,並配合環境條件選用合宜樹種,實施紅樹林復育的面積皆應大於0.1公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