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29日在西班牙登場,會中同意提供烏克蘭軍事援助,並提出新戰略概念,關注中國崛起的威脅。美國總統拜登也宣布,將在歐洲部署更多軍力,包括在波蘭設置陸軍總部。
北約峰會29日在西班牙登場,會中同意為英勇的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提出新戰略概念,認為俄羅斯是「最重要且直接的威脅」,也注意到中國勢力崛起所構成的挑戰;與此同時,俄軍在烏克蘭的攻擊也更劇烈。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俄羅斯對我們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中國逐漸增長的果斷態度及其強迫性政策,對盟友及我們夥伴的安全產生了影響。中國正大幅增加軍事力量,包括核武欺凌鄰國並威脅台灣,中國並非北約的敵手。」當天
G7剛落幕,北約峰會29、30日接連兩天,在西班牙馬德里接著登場。針對俄烏戰爭的局勢發展,北約除了認定俄羅斯是「直接威脅」,也將大幅擴充緊急快速反應部隊的規模。至於眾所矚目、新戰略中的對中國政策,北約內部歧見很深,對於措辭可能還有變數。
俄羅斯連續2天加強空襲烏克蘭,首都基輔26日遭到俄軍轟炸,飛彈擊中市區一棟住宅大樓和幼兒園,造成1死5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次呼籲盟友不要延遲移轉武器,以免向俄羅斯釋出錯誤信號。美國總統拜登在G7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就以「野蠻行徑」,來形容俄羅斯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最新轟炸。
G7峰會登場首日下午,場外有反資本主義人士及氣候人士抗議示威,反資本主義者拒絕政客們以他們的名義去制定政策;氣候人士則在附近山坡亮出拒絕化石燃料等巨大標語。西班牙也有反北約峰會示威,反對政府增加戰爭及軍事預算。
西方國家雲集的兩場重要峰會,七大工業國G7和北約峰會26日起在歐洲接力舉行,將討論俄烏戰爭、能源及糧食危機,這次北約將把「對抗中國崛起」首次寫入組織指導原則。
美國眾議院軍委會23日通過2023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支持美台軍購與台灣進行實際訓練與軍演,力挺台灣對抗中國威脅,而接下來北約峰會將登場,美國白宮表示,北約的新戰略構想反映出對中國的憂慮。
俄烏戰事打了一個月,烏方24日表示,擊中一艘停在亞速海的俄艦,另有2艦受損。美國總統拜登24日抵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先後參加北約峰會、歐洲理事會會議、G7會議,支持將俄羅斯逐出G20。此外情資顯示,俄國可能動用化武,拜登表示,若俄方真出手,大家會有所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跟北約組織會員國的領袖,稍早都已經抵達比利時北約總部,拜登這次跟其他29位北約盟國領導人開會,預計將會就俄國入侵烏克蘭一事,商討新一波的制裁。開會前,能看到各國領袖進入會場後,先是互相寒暄、討論,隨後才就位坐下。會議中,除了談包括對俄國300多位議員的新制裁外,預計也會提到是否要將俄國踢出G20二十大工業國的議題。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4日高峰會,成員國領袖對中俄與日俱增並威脅國際秩序的勢力,誓言共同合作應對。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認為對中國的相關指控應適度表達。而美國總統拜登強調華府與北約關係友好,並清楚自己16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的會面被寄予厚望。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峰會登場,成員國領袖們對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增長的勢力有強烈感受,也同意將站在同一陣線,維護國際秩序。 法國總統馬克宏將北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