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
-
賴清德提「加強健康」減就醫 健保署今年起擴大試辦
|社福人權總統賴清德昨(27)日出席「2025健康台灣全國論壇」首度提到,健保實施30年,各種支付制度要重新檢討,包括論人計酬等,並以健保署在花蓮秀林鄉試辦成功為例,只要公共衛生、健康促進做得好,民眾生病就醫次數就能減少。因此健保署今(2025)年起,擴大在全台6分區試辦,目標是每鄉鎮服務約1萬人,合計6萬人。
-
0403強震考驗救護人員 災後心理支持與救災量能成課題
|社福人權去(2024)年0403強震,太魯閣發生大面積崩塌,超過千人受困,是國內少見的大規模山崩救災現場。搜救隊伍立刻集結,但落石、餘震不斷,途中也遭遇巨石擋道、通訊中斷等難題,如何在72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內找到受困民眾,並且把人救出,還必須在最快時間有效救治傷患,都考驗前線的救災救護人員。但搜救隊員災後的心理創傷,是否有獲得妥適的心理支持?政府的救援單位是否也從這次經驗,全面提升救災量能?
-
AI虛擬角色跨足多元領域,重塑職場與日常生活【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藉助建模與動畫技術,以及會深度學習的大語言模型等科技,現在很多領域都會創造AI角色。醫療界已經有AI衛教師,可以用族語來跟原住民溝通;媒體界也將有AI手語新聞主播報氣象,甚至在重大災難時,即時用手語傳達逃生訊息。這些AI角色是怎麼生成,又是如何和人類協作、執行任務?
-
護理師自製影片模擬職場狀況 呼籲民眾善待護理人員
|地方護理師工作負重又高壓,有時還會遇到家屬或病患不合理的對待,為了讓外界能夠更了解護理師的工作,花蓮慈濟醫院有一群護理師自製一支叫做「燈塔管理員」的影片,呼籲大家善待護理人員。
-
花蓮牆遭吹落砸路邊轎車 1家3口母不治、子未脫險
|社會凱米颱風帶來強勁風雨,昨(24)日傍晚在花蓮市中興路更有建物頂樓的女兒牆被吹落,砸到馬姓駕駛1家3口暫停在馬路邊的車輛,導致後座的高姓妻子不治身亡,7歲的兒子仍在加護病房救治,尚未脫險。馬姓男子今日到派出所做筆錄,受訪時泣不成聲,表示一家人只是出門買東西,但停不到1秒女兒牆就掉下來。
-
高危險群孕婦產前遺傳診斷檢查 政府補助最高8500元
|生活國民健康署補助高危險群孕婦5000元接受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若為低收入戶或居住在優生保健措施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孕婦,再加碼補助3500元,等於最高可達8500元。
-
新自強號搪塗石流、司機骨折 卓揆到病院慰問
|21台鐵新自強號229車次,經過和仁磅空的時拄著塗石流,列車敗馬,司機的手骨斷去,計共9个人著傷。22下晡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到花蓮慈濟病院,慰問傷者,陪同的交通部長李孟諺是對民眾會失禮 。台鐵公司表示全力搶修,22下晡兩點進前,和仁站、崇德站之間的西正線,已經恢復通車,毋過火車經過的時,會駛較慢咧。(這則新聞標題、前言為臺語文。)
-
土石流衝擊新自強號9人受傷 卓揆花蓮視察、交長向民眾致歉
|地方昨(21)日傍晚台鐵229車次新自強號列車,行經和仁隧道南口,遭遇大清水溪土石流衝擊,列車第1車第4軸、第2車全車、第9車第3軸出軌,也造成司機員在內共9人受傷,上午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往花蓮視察,下午則慰問傷者,交通部長李孟諺也為這一次的事件向民眾致歉,台鐵表示,事發後同仁都在全力搶修,下午兩點前,和仁、崇德間西正線試運轉,確認安全無虞後恢復通車,暫以時速30公里慢行通過。
-
萬人募款集資上億元購入 台東首部檢測癌症正子儀到位
|地方台東縣衛生局統計,連續10年縣民10大死因第1名都是癌症,且台東縣每10萬人口就有285人因為癌症死亡,高出全國平均的每10萬人中222.7人,分析可能和民眾健康管理以及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有關。由於台東民眾一旦被檢查出罹患癌症,重症的機率很高,台東基督教醫院為此成立台東癌症中心收治病患,18日募款上億元購買到全國第1部最新型、也是台東縣第1部「正子儀」正式到位,未來將能更精準發現民眾癌症病灶早期治療,同時也享有健保給付。
-
CAR-T細胞免疫療法可健保給付 首例70歲女性用藥獲准
|生活針對難以治療與容易復發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不少病患把希望寄託在「CAR-T細胞免疫療法」,今(2023)年11月起,衛福部健保署給付經議價要價819萬的CAR-T細胞治療,已有第一例病人申請健保用藥獲准,是一名70歲女性。